標籤彙整:何奕達接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

矽品8月營收同期新高 Q3挑戰新高

矽品自結8月合併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陸婦在港傷人 被判入獄5個月,也來到歷年單月第4高。法人預期,何奕達接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第3季業績有機會力拚單季新高。矽品自結8月合併營收新台幣74.32億元,張月麗失婚紓壓 小白球當仇人打,較7月73.15億元成長1.6%,新光金今法說 加碼海外投資趨勢不變,比去年同期67.14億元增加10.7%。法人表示,矽品8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來到歷年單月第4高。累計今年前8月矽品自結合併營收557.27億元,較去年同期551.1億元成長1.12%。展望第3季,法人預估,矽品9月業績有機會維持高檔水準,第3季業績可望較第2季成長低個位數百分點,單季業績力拚220億元大關,有機會超越2014年第2季高點,挑戰單季新高。從應用端來看,法人指出,矽品第3季可受惠蘋果iPhone 7電源管理元件拉貨力道,中國大陸手機系統單晶片封測量穩健向上,汽車電子晶片封測明顯成長,電腦類應用表現持平。觀察日月光和矽品合組產業控股公司進展,消息人士日前指出,雙方合組產業控股公司合作案,呈送到台灣公平會後,持續準備文件中。消息人士指出,日矽合組產業控股公司案,除了在台灣送交公平會審議外,也規劃送交中國大陸商務部審議。在美國市場,消息人士表示,日月光和矽品在美國半導體封測市場的銷售比重,並沒有達到反托拉斯門檻,加上雙方製造機密都不在美國,因此送交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審議過程,相對單純。至於雙方何時召開股東臨時會,消息人士預期,在台灣公平會和中國大陸商務部主管機關同意後,日月光和矽品可望各自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合組產業控股公司案。1050905(中央社),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噁!麵粉廠內有老鼠屎、活蛾

麵粉廠地上有老鼠大便、磨粉機管內有活蛾!衛福部食藥署昨稽查全國22家麵粉廠,《通信網路》神腦今年衝刺O2O三主力,在食品衛生良好規範(GHP)檢查中,何奕達接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高達11家、5成需改善;有些工廠不僅布滿蜘蛛網,《金融》金管會:個人網銀交易,無7天鑑賞期,還有老鼠大便,台文創新世代 3度進軍「法蘭克福春季消費品展」,器具積塵、長霉斑,如果自己女兒離婚?吳宗憲深情喊話逼哭網友,甚至出現活蛾和麵粉一起在管線內。清查22家 5成需改善食安問題連環爆之後,柯文哲:日勝生沒誠信 反對京站投控上櫃,食藥署鎖定民生大宗物資,全面清查,今年1月到2月6日間,首波到全台22家麵粉廠查廠。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說,主要針對麵粉廠產品原料來源及驗收、食品業者登錄、添加物使用情形與GHP稽查,並帶回42件檢體,檢體送驗結果下周出爐,但場內衛生環境已發現多項缺失,都予以限期改善。北區管理中心祕書謝宜芳說,桃園市泰益麵粉廠病媒防治未落實,地上發現老鼠糞便,廠區內也見到不少蜘蛛網。桃園市協發產業磨粉機管內發現活生生的蛾,作業區天花板破損。台南市豐盟企業機具灰塵許久未清,潤麥統蓋上有霉斑。前10大廠衛生不合格而在食藥署公布的不合格清單中,台灣麵粉產量前10大麵粉廠中的華聯實業、國成麵粉、僑泰興企業,也都有廠區出現GHP缺失。其中華聯富岡工廠飼料用麩皮未與食品成品適當區隔、國成的包裝區集塵桶管路髒汙生鏽、僑泰興南港廠食添容器不潔等。食藥署簡技王德原說,針對廠區衛生不合格的業者,都限期改善,由於都還在改善期內,因此未開出罰單,若複查未改,可依食安法第44條,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歇業、停業。泰益麵粉廠彭姓經理說,廠區管線密閉,成品不會受汙染,環境整潔已改善。協發產業許姓副廠長表示,昨天複查已通過。馮潤蘭表示,本次抽驗的42件檢體,主要針對硼砂、漂白劑、防腐劑、吊白塊(甲醛)、偶氮二甲醯胺(麵粉改良劑)等項目抽檢,下周農曆年前會公布結果,一有不合格就要求下架回收。,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

人工難尋 農民研發蒜頭採收機 可抵80人

農民王惠民(操作者)研發蒜頭採收機,邵銘煌:國民黨史館也有一枚,解決人工短缺問題。(張朝欣攝)

蒜農王惠民有感農村人力不斷外流、老化,北市螢橋國小男童 宜蘭落海命危,花費6年時間研發蒜頭採收機,思科銷售成長預測不如預期,8日在產蒜大鎮北港鎮正式發表,《大陸金融》中金公司:預估陸明年無降息空間,採收機約可取代80名人工,昶昕2月營收創逾50個月新低 月減26.52%,未來將由農委會、雲林縣政府、北港鎮公所共同推廣、佳惠農民。今天王惠民與北港鎮公所在北港鎮協騏農機中心,張閔勛首安未出爐 坦言有壓力,舉辦蒜頭採收機發表會,何奕達接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由北港鎮長張勝智、農糧署作物生產組視察林煥章、縣農業處農務科長張文東等人共同主持,近百農民到場了解,一探蒜頭採收機的「特異功能」。王惠民表示,蒜頭採收機由他與爐宥翔、陳享意共同研發,並利用2年時間下田實際運作,以了解農民真正需求,經過不斷改良,今天正式發表,從採蒜、去根到剪梗1機搞定,1天能採收約2公頃的蒜頭,約可取代80名人工。林煥章說,台灣1年種植約5000公頃蒜頭,其中雲林即佔4000公頃,面對農村人力老化與少化,這台國內農民自行研發的蒜頭採收機,將可造福許多農民,未來將與雲林縣政府、北港鎮公所共同協助推廣。(中時),

已標籤 , ,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