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公路遊覽車撞山壁,
,造成一死八傷,
,身亡的台籍導遊張莞郁,
,前一晚她沒跟團員住飯店,
,而是回嘉義市和老母同住,
,孰料昨天一早離家,
,不到十小時竟是天人永隔,
,母親哀慟欲絕;張莞郁原欲器捐造福他人,卻因血液報告無法判讀而作罷,但大愛精神仍令人感佩。
四十六歲的張莞郁,未婚,與母親、弟弟、弟媳、三個姪子住在嘉義市區,未踏進旅遊業前是幼教老師,偶爾幫家人經營花店,一年多前轉換跑道任職導遊,主要以國旅團為主,老母誇孝順,姪子也愛黏她,左鄰右舍更是稱讚其善良。
五天前,張莞郁帶著浙江陸客團由北往南旅遊,十八日晚間落腳嘉義,她安頓好團員後,回家陪母親住一晚,昨一大早才趕赴飯店繼續阿里山行程,離家十小時後竟傳出噩耗,七十七歲老母傷心欲絕。
據指出,張莞郁生前曾跟家人討論死後器捐話題,母親相當贊同,還說這是做好事。昨天張莞郁意外身亡後,哥哥與弟弟便向聖馬爾定醫院表達器捐遺願,第一時間嘉基器官移植協調師吳嘉芳也立即趕赴聖馬,著手進行器捐移植事宜。
但團隊評估後發現張莞郁因全身受創嚴重,初步檢視僅皮膚、骨骼與眼角膜符合器捐條件,因家屬希望遺體完整,不希望皮膚與骨骼器捐,因此團隊針對眼角膜捐贈進行血液評估,報告出爐發現失血過多,血液樣本太過稀釋無法判讀,不符器捐條件而作罷。,
英國經歷不尋常的寒冬,
,3月依然冰天凍地,
,這樣的情況恐怕已奪走數千條仰賴補助金過活的人命。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
,英國遭逢50年來最寒冷的3月天,
,惡劣的天氣狀況昨天造成停電和交通大亂,
,專家警告,
,老年人口的死亡人數恐怕會令人「震驚」。
由於英國各地降下更多雪,
,停電及交通受阻的情況今天也將持續。
相較於過去五年同期平均,英國3月份前兩週因寒冷天氣而死亡的人數,就增加了大約2000人。
英格蘭和威爾斯2月份的死亡人數與前五年同期平均相比,則增加了3057人。
英國1家慈善機構Age UK表示,英國每年冬天都會有2萬6000人死亡,當前的嚴寒氣候可能會讓死亡總數增加數千人。
Age UK主任密契爾(Michelle Mitchelle)說:「寒冷和氣候惡劣的冬季會讓心臟病和中風等威脅生命的情況增加,導致更高的冬季死亡率。」
她表示:「平均溫度每下降1度,死亡人數就會增加大約8000人。」1020324
,
民進黨一月十三日將發動「火大遊行」嗆馬,
,黨魁蘇貞昌日前發出總動員令,
,預計號召十萬人走上街頭。但民進黨祕書長林錫耀出席立院黨團會議時卻宣布,
,遊行當天不採「多路會師」傳統,
,僅規畫一條路線「一路嗆馬」,
,令與會人士相當意外。有立委私下推測,
,黨中央可能研判動員能量不如預期,
,才不願兵分多路,
,甚至憂心這場被寄予厚望的遊行,成為近年聲勢最弱的街頭運動。
對於黨內疑慮,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澄清,遊行當天僅安排一支隊伍純粹是申請路線考量,除了希望集中力量,也不願對台北市交通造成太大影響;林俊憲強調,不管兵分幾路,群眾最後還是要到凱道舉行晚會,路線多寡並非重點。
林錫耀也表示,這場遊行黨中央分配的動員責任額總共五萬人,但基層反應相當熱烈,若再加上北部地區的自發性參與者,黨中央對遊行當天場面相當樂觀。
自二○○八年下野以來,民進黨至少主辦過五次大規模遊行活動,每次遊行至少都安排兩條以上路線同時進行,最後再集結會師壯大聲勢。二○○八年十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度來台前夕,民進黨舉行的「反黑心、顧台灣」大遊行,更是破天荒地五路齊發。
林錫耀周五出席黨團會議,向黨籍立委宣布遊行規畫時則表示,明年初遊行的訴求為「一路嗆馬」,因此黨中央僅設定一條路線,自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出發,沿忠孝東路一路遊行至凱道舉行晚會,預計晚間十點結束。
熟悉組織動員的黨內人士指出,民進黨執政前舉辦的街頭運動,參與者多為自發性的都市居民,遊行經常只有一條路線;近年來則因支持者以中南部民眾居多,發起遊行時必須以遊覽車動員,考量集合便利性及不影響周邊交通的狀況下,才會選擇兵分多路,疏散人潮。這次黨中央只規畫一條路線,的確較為罕見。
但該人士也分析,這次遊行是蘇貞昌擔任主席的第一役,且社會瀰漫著對馬英九施政高度不滿氛圍,只要遊行訴求明確,參與人數應該相當可觀,採取單一隊伍,氣勢上也能比兵分多路更為可觀。,
科技部落格All Things D周二報導,
,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退休後的接班人選引發熱烈討論。眾所揣測的內部人選包括產品長(CPO)浦大衛(David Perlmutter)及營運長柯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
,外部人選包括前摩托羅拉移動執行長吉哈(Sanjay Jha)等人。
英特爾周一宣布歐德寧將在明年5月退休。然而,
,董事會卻未確定接班人,
,還表示將同時考慮內外人選,
,堪稱公司史上頭一遭。
英特爾創立45年來每任執行長皆由內部選出,
,但這次破例接受外部人選,
,使業界揣測前任英特爾副總裁馬宏昇(Sean Maloney),以及VMWare執行長吉爾辛格(Pat Gelsinger)都可能回鍋英特爾接手執行長。
其他可能的外部人選包括前摩托羅拉移動執行長吉哈、前蘋果iOS部門資深副總裁弗爾斯多(Scott Forstall),及前微軟Windows部門總裁席諾夫斯基(Steve Sinofsky)。
惠普企業部門副總裁多納特利(Dave Donatelli)雖被視為未來惠普執行長接班人選,但因距離下次權力交接還有幾年,有可能先被英特爾挖角。
在內部人選方面,素有「內務先生」(Mr. Inside)稱號的浦大衛,因擅長透過內部協調而備受敬重,但對外公關卻不是他的長項,因此能否在這波權力激戰中脫穎而出仍不得而知。
柯茲安尼克在1月升職為英特爾營運長後,攬下IT及人事等過去隸屬董事長及財務長的決策權,因此也被認為接班人選之一。況且,英特爾自葛洛夫(Andy Grove)時代以來,歷任執行長都曾當過營運長,顯得柯茲安尼克較有勝算。
另有人士認為,假設董事會依循歐德寧風格尋找接班人,財務長史密斯(Stacy Smith)也可能雀屏中選。以往英特爾歷任執行長都是工程師出身,但史密斯和歐德寧都擁有企管學位。
周一獲英特爾拔擢為執行副總裁的軟體部門主管詹姆士(Renee James),以及英特爾資料中心及連線系統部門主管布萊恩(Diane Bryant)也同樣受到矚目。,
過去數年間,
,蘋果的iPad系列大賣及Google Android平板裝置崛起,
,吸引不少企業評估採用,
,也讓微軟在企業市場面臨不小威脅。
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表示,
,Windows 8作業系統的相關裝置已達上千個,
,且可以跟企業後端系統整合,
,Windows 8裝置將是微軟穩固企業市場的重要利器。
微軟一向穩固的企業市場,
,在iPad大賣、Google Android作業系統崛起後,的確面臨不少危機。不少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有公司行號,為了貼近近消費者,紛紛撰寫企業應用APPS,以利銷售人員或內部員工使用。
像是房仲連鎖企業永慶房屋及信義房屋,就在蘋果的iOS及Google Android平台上,提供看屋軟體應用程式,還大打宣傳廣告,兩大體系旗下的員工,也有不少人使用自己的隨身平板裝置,帶著客戶四處看房。
除了房仲產業,餐飲、保險、醫療、金融服務、企業內部的戰情系統、製程管理、無紙化會議等,也正大量使用中,帶動系統整合,以及資訊服務商凌群電腦、中菲電腦等積極投入。
微軟透露,原本有點擔心企業行動應用這部份的市場被其他平台侵蝕,但Windows 8作業系統推出後,這個疑慮已降低許多,最主要原因是,Windows 8本來就是同時支援筆電及平板電腦,目前各電腦製造商已經提供相當多元的產品。,
位在大湖酒莊四樓的田媽媽餐坊,
,以獨特的「西客式」料理聞名,
,結合在地生產的草莓、水梨、桂竹筍融入菜色,
,主廚李俊生強調,
,產地直接料理最新鮮,
,未來將持續研發新口味。
大湖農會輔導的田媽媽「湖莓宴餐坊」,
,成立近七年,
,李俊生表示,
,當了廿多年的廚師,
,開始想做自己的料理,他從原本專長的上海、港式料理,轉向養生、創意菜,希望重現食材的原味。
「產地直接料理最新鮮」,李俊生說,草莓除了鮮果食用,天然的酸度也非常適合做菜,他的拿手菜「草莓腐乳德國豬腳」即是使用外皮炸的金黃不油膩的豬腳,佐以新鮮草莓果粒做的草莓醬、草莓腐乳,鹹、酸、甜交織,是饕客必點的一道。
他強調,希望做出符合當地特色,又能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味覺饗宴,所以獨創「西客式料理」,採用西式擺盤加上客家元素,例如客家桔醬、草莓酒等,讓每一道菜都充滿驚喜。,
英國一名46歲女子「露易莎」從超市買完菜回家,
,遇上搶匪,
,嫌犯是一隻狐貍,
,牠搶走了「露易莎」手中的整袋蔬果。
「露易莎」說,
,她從超市買菜回家,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發現有個尾隨者,
,一隻狐狸突然竄到她前面攔路搶劫,
,「露易莎」甩著袋子試圖把牠趕走,但狐貍完全不怕,還對她狂叫。「露易莎」快步離開,但狐狸腳步更快,完全追上「露易莎」,隨後狐狸抓準時機、一個箭步飛撲,把「露易莎」手中的蔬果整袋搶走,然後迅速跑走。
「露易莎」既生氣又無奈,因為狐狸不是人,「露易莎」也無法報案捉拿搶匪。
,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周二公布1月非製造業景氣指數,
,為55.2點,
,是連續第3個月在50點之景氣臨界點之上,
,代表服務業景氣連3月擴張。
不過1月指數較去年12月的55.7點略低,
,也意味服務業擴張腳步略有減緩。在1月數據中新訂單指數從前月的60.8點降54.4點,
,是去年4月以來最低。,
,,
屏東陳姓女子三年前收養一名未足歲男嬰,
,但在收養過程中,
,陳女父親意外過世,
,直到整個法定程序走完才驚覺,
,當初疏忽未替養子提出拋棄繼承的聲請,
,讓未滿一歲的方小弟成了外祖父百餘萬元債務的唯一繼承人,
,家長為此打官司尋求救濟。
但屏東地院承審法官卻認為,
,法院在民國九十九年三月便發函養父母並公告收養事實,
,當時法定代理人就知悉之前順序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家長竟未於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而遲至去年八月才具狀聲明,已明顯超過法定期限,因此判決原告之訴駁回,孩子依法得扛下債務。
判決指出,陳女與丈夫和嬰兒的生父母於九十八年五月訂立書面收養契約,在十二月獲得法院裁定認可,並於九十九年一月確定程序完成;但在法院審理收養事件時,陳女父親於九十八年八月過世,生前他曾向九如鄉農會貸款一百餘萬元,事後包括陳女在內的繼承人全都提出拋棄繼承聲請,獨缺方小弟一人。
沒人知悉他未滿足歲就已繼承大筆債務,直到去年農會指定遺產管理人,前往國稅局進行遺產稅清查才讓整起事件曝光,方小弟也必須依法背債。
養父獲悉後立即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卻遭駁回,他向法官解釋,自己與岳父從不往來,加上因為工作關係比較少待在家裡,沒有與妻子談論娘家拋棄繼承的過程。但承審法官認為,兩夫妻一直住在一起,加上岳父過世時他也曾到靈前上香,應該有充分管道獲悉妻子及家屬的動向。
不忍孩子還不懂事就背下大筆債務,但卻又無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家人相當苦惱,但養父母的委任律師陳魁元表示,已研究小孩是否適用債務若大於資產就得免於繼承的限定繼承新法,如果能夠依法解套,將會放棄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