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吳寶春返台:永遠以台灣為榮

外銷訂單連續2個月正成長

     受蘋果雙i與Win 8系統陸續上市,《商情》全球供應充裕打壓,周二大豆期貨下跌1.4%,再加上適逢歐美耶誕消費訂單等影響,吳寶春返台:永遠以台灣為榮,經濟部昨天公布,觀念平台-理念傳世無絕期,今年十月外銷訂單為三八三.八億美元,另一種凝視-有一種承擔,讓人徹夜不眠,月增率一.九%、年增率三.二%,為連續兩個月正成長。
     同時,對美外銷訂單繼九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後,十月金額為九十七.一億美元,月增率五.六%,再創歷年單月新高。
     經濟部統計長林麗貞說,我國外銷訂單從七月以來每月緩慢增加,顯示接單能力不錯,以目前成長趨勢來看,如十一月、十二月外銷訂單各年增十一億美元以上,今年外銷訂單總額有機會轉正,再創歷史新高。去年訂單總額為四千三百六十一億美元是歷史新高,今年可望再刷新歷史新高。
     林麗貞說,十月外銷訂單連兩個月正成長,主要是受惠旺季效應,及部分基本金屬、塑膠橡膠產業漸復甦。
     今年十月出口金額較九月及去年同期雙雙衰退,但為何十月外銷訂單卻比九月及去年同期雙雙成長,出現不同調呢?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昨天說,單以外銷訂單來看,今年除了春節外,只有九月與十月正成長,可以解讀為正面訊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對台灣來講,更有利部分應是海關出口值,而不是外銷訂單,因為外銷訂單未必在台灣生產。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也認為,十月外銷訂單成長,十一月力道會更強勁,這是因為去年衰退太多,基期過低,但這不代表經濟強勁復甦,因為復甦的腳步很疲軟,明年經濟動能將微幅改善,但幅度不會太明顯。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十月外銷訂單增加,出乎意料之外,外銷訂單來自美國和東協都大增,景氣有復甦跡象。而十月外銷訂單可帶動十一月與十二月出口表現,不過明年一月和二月又要進入淡季,將影響明年第一季的表現。
     林麗貞強調,由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推陳出新,以及Win 8系統陸續上市,又逢歐美耶誕消費季節,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可望持續成長;另外,中國大陸出口回升,再加明年元旦假期和農曆年備貨,將對我國中間財(TV面板、半導體、塑化產品等)需求增加,有助於外銷接單持穩,但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以及美國財政及歐債問題等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外貿情勢仍需審慎因應。,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馬政府外交政策 處處矛盾

     戴瑞明:建議馬總統在立法院建立一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晨間解盤》520演說,牽動台股走勢(日盛投顧提供),凝聚朝野政黨的共識,野狗咬死人引恐慌 動保力保狗命,一致對外。我在大陸參加研討會時,《店頭市場》元大美公債指數ETF獲認可,希望他們不要只看個別政黨,經部:核四若停建 5年後限電,而要看兩千三百萬人民,等了9年 柏尼高掛51號球衣,這才符合他們寄希望於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政策。
     外交方面,吳寶春返台:永遠以台灣為榮,馬政府的政策是有矛盾的。他一方面片面要求「外交休兵」,現在中共配合你,不互挖邦交國,我方廿三個邦交國沒動;國際活動空間也有限度鬆動,使我們能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WHA年會,在取得一百卅一個國家與地區的免簽待遇時也未受阻擾。馬總統還公開要求參與「國際民航組織」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陸方面要求與我們協商,但馬總統又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不願與大陸協商。
     最近,大陸方面希望兩岸民間智庫與有識人士,對統一前兩岸政治關係作合情合理安排進行對話,也無正面積極反應。
     有些媒體操弄族群,操弄統獨、為反對而反對,我們要呼籲國內的報刊廣播電視,應該引導社會作理性的批評,促進國家的團結和進步。台灣已經夠小了,我們需要團結,才有力量,盼望大眾傳播媒體多多報導有助兩千三百萬人團結合作的新聞。
     記得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五日老報人余紀忠先生曾經勉勵他的同仁說:「我們的採訪,要力求公與平,不聽片面之詞,要採證求信,對『為反對而反對』的作法,要有辨別,不附從」。他的意思就是媒體應該盡到忠實報導的社會責任。
     有關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功能與地位問題,應該超越、跳脫一九六一年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與一九六四年領事關係公約的規範與思維,而端視兩岸「特殊關係」的需要,只要有助兩岸關係「正常化」,都應該盡量去做,不斷地去充實改進。
     對兩岸關係發展,美、日因素當然不能忽視,因為台灣與美、日的經貿關係與政治關係有長期牽連,密不可分,大陸方面應採理解的態度,但台灣也要顧到大陸的感受,認知血濃於水的道理,只有大陸才會採取「惠台」措施,關心台灣的同胞手足。,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