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2日電)軍公教「反汙名、要尊嚴」集會遊行明天登場,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今天召開記者會,
,說明管制區域,
,並表示不會使用拒馬、蛇籠,
,改以1300個改道牌代替。台北市警局說,
,加上支援警力後,
,共有超過1000警力投入維持遊行秩序,
,預估遊行人數在8萬至10萬人間,
,不會使用拒馬、蛇籠。1050902(中央社),
,
故職棒總教練徐生明自己選在過世99天舉辦紀念展、第1屆徐生明少棒賽,
,遺孀謝榮瑤說:「這一天是他自己選的,
,希望長長久久。」高雄市政府承諾少棒賽會繼續辦下去,
,徐總一手拉拔的美濃國小少棒則在首戰發揮徐總永不放棄的精神,
,用再見安打以9比8氣走歸南少棒。
徐生明在8月24日猝逝,
,師母謝榮瑤即想為他辦紀念少棒賽,
,「我選了3個日期,
,擲筊時前2個日子他(徐總)都不喜歡,
,最後選了11月30日,
,我以為是周六的緣故,但最後算一算居然是他過世後第99天。」謝榮瑤說。
「這個日子是徐生明自己挑選的,第99天用意,我想是他想讓少棒賽可以長長久久辦下去。」謝榮瑤表示,徐總很重視少棒的扎根工作,未來要成立基金會,協助基層教練與裁判的培養。
第1屆徐生明少棒賽選在美濃國中舉辦,這個比賽場地是徐總去年在操場親手整地而成,紅土、草皮都出自他的雙手,到處是他曾佇足過的痕跡,友人說:「徐總當時曬成一塊黑炭。」
徐總籌募贊助經費組成少棒隊,親自教球,即使接手義大犀牛,只要有空便往美濃跑,他一手成立的美濃少棒隊昨在鄉親加油下,從領先、追平、落後,打到6局下靠李昌洲再見安打贏球。
美濃少棒總教練張永昌是兄弟象前投手,「我跟徐生明一起長大幾乎都同隊,直到退伍後我去兄弟,他去南韓打球才分開,」他說:「去年徐生明找我協助教球,一直說服我帶球隊,今年7月1日我才答應擔任教練。」
「我到現在還無法相信他走了,身為他的好朋友,我會完成徐總設定的美濃少棒10年計畫。」張永昌眼泛淚光,「離開職棒後我告訴自己不要再碰棒球,徐總把我帶回來,他卻撒手不管。」
擠滿鄉親觀戰,美濃小將十分緊張,李昌洲說:「阿嬤有來看,好怕輸球,徐總教我投球時腿要抬高、跨大步。」擔任開幕宣誓的楊鈞是徐總很看好的選手,他說:「徐總指導最多的是基本動作與觀念。」,
大陸近來流行「窮養兒、富養女」,
,也就是男孩養志氣、女孩靠貴氣,
,但大陸首富千金反而因為很有志氣,
,30歲還沒談過戀愛!
她就是大陸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的獨生女宗馥莉,
,1982年出生,
,2005年起陸續擔任娃哈哈集團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副主任,
,「歷練」的產品項目包括飲料、方便食品、童裝、日化行業等領域。
拚勁像老爸宗慶後
2007年創立「馥莉慈善基金」,
,重點捐助貧困大學生與小學生,
,宗慶後也以杭州宏勝飲料公司讓她「練兵」,
,沒想到2009年就達到4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好成績;次年,她被委以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重任。
幾乎是每天最早到公司、卻最晚回家的人,拚勁跟老爸一模一樣,宗馥莉被大陸媒體稱為「最勤奮的公主」,是接手資產800億、品牌價值上千億江山的不二人選。
相對於「霸氣外露」的宗慶後,宗馥莉恐怕是唯一敢當面嗆這位「大權獨攬」中國首富的人;她說娃哈哈缺乏長遠戰略規畫,因為父親是個只想明天、不想未來的人,「而我就會想得更遠。」
網友聞訊 高喊我可以
「折磨出人才」的字條被貼在蕭山基地的員工辦公室,宗馥莉在美國讀書,重效率、說話習慣直來直往,凡事照規矩來,要裁員也不管是不是老臣,如果不該錯的地方出錯,宗馥莉會直接罵負責人,傳出部分員工受不了,只好跑去找宗慶後哭訴。
一心想把娃哈哈推向國際的宗馥莉,正在積極打造品牌形象與健康產品,然而當大陸雜誌《嘉人》採訪她時,才發現今年30歲的她「自稱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卻是因為家裡太有錢,難以辨別追求者的動機,「到底是為了她、還是為了錢」。
雖然不是「徵婚啟事」,但大陸網友聞訊大喊「請聯繫我!」,不過也有網友感嘆,同樣是漂亮富家女,美國的派瑞絲希爾頓就是比中國富女開心多了。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亞洲老牌合成橡膠大廠台橡(2103)股利政策出爐,
,董事會於昨(17)日通過104年度盈餘分配案,
,擬配發現金股利1.06元,
,為近11年來配發最少的一年,
,以17日收盤價27.2元計算,
,現金殖利率3.9%,
,並決議於6月24日召開股東常會。台橡2月營收17.4億元,
,年減10.6%,主因為主要成本丁二烯隨油價滑落,加上大陸輪胎供需失衡情況持續,下游輪胎客戶拉貨減緩,使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約1成,累計今年1~2月營收38.46億元,年衰退率12.57%。總經理暨執行長蔡偉強日前表示,過去台橡業務以屬大宗物資的合成橡膠為大宗,占業務量7成比重,但合成橡膠屬於大宗物資,且易受市場景氣波動,未來將朝向具備特殊利基的特用化學產品及應用材料領域發展,除了可提升毛利率之外,也較不易受到景氣波動所影響。台橡中期目標是五年內要將熱塑性塑膠(TPE)產品比重,由3成提升至5成,加速向高級鞋材、高端醫材、印刷薄膜等高端應用領域邁進,其中,高級鞋材正進行全球知名品牌的認證,預計這兩年的出貨量可大幅成長。對於合成橡膠產業景氣榮枯,台橡表示,目前全球合成橡膠仍供過於求,輪胎終端需求尚未明顯改善,而原物料的亞洲丁二烯現貨報價震盪走高,由於原物料的上漲會連動到進貨的成本拉升,在下游輪胎終端需求未見回溫下,恐造成獲利上的擠壓。外資近五個交易日共賣超約4800張,KD指標呈死亡交叉向下,股價自3月8日的近期高點31.55元價位回檔修正,昨(17)日終場收在27.2元,跌幅2.5%。(時報資訊),
Beta是指軟體的第二版測試;Betahaus比喻給進入實戰階段的創業者一個家。一樓咖啡廳,
,常安排特色菜單(圖上);二樓會員區供大家集會討論(圖下右);三樓專用辦公室,
,也有大企業研發中心進駐(圖下左)(攝影/蕭瑞麟)
柏林清晨九點,
,離Moritzplaza地鐵站出口五分鐘腳程到Betahaus。一樓是咖啡廳,
,一大清早四十多位獨立工作者已經坐滿整間。二樓是會員區,
,一夥年輕人陸續進場吃早餐。這裏是柏林市著名的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s),
,我透過友人介紹,
,來採訪這個被媒體吹捧的創業家基地。意外地,我見到了創辦人克里斯・費爾(Christoph Fahle)。這間咖啡屋因為叫做Betahaus,所以媒體以為他就叫做克里斯・貝塔豪斯(Christoph Betahaus)。他笑著說,在歐洲也會將地名放入姓氏中,所以叫貝塔豪斯也對。費爾身高兩米,身材魁武,旁邊坐著他的美國岳母,我們就如此聊了起來。你怎麼會想到要開一家「共享空間」?這個問題開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Beta的創客早餐話說柏林在1990年東西德統一之後,變成了首都,卻也帶來了困境。西德認為原本富庶的生活被東德經濟拖累;東德人民則覺得整合後生活沒有期待中的好。2001年,柏林市負債將近百億歐元,地產商出走,失業率攀升全德第一,市長下台。新市長克勞斯・吳韋瑞特(Klaus Wowereit)上任後,找來電影導演、藝術家、設計師、作家、創業者進來,開始以文創重建柏林。費爾說,他們一群朋友在柏林經濟衰退期時,悶悶不樂,也不想到大企業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所以決定一起創業。目標就是給創業者一個可以一起打拼的空間。這剛好迎上了共享空間的趨勢。2009~2012年,柏林市正大舉推創業,想要重振經濟。此時鄰近歐洲都市物價變得太貴,柏林市長這一號召,便吸引許多獨立工作者、藝術家、設計師等湧入。費爾在柏林市中心找了一棟大樓,過去是土耳其移民區,地價相對低廉,展開共享空間的創業。共享空間很容易被誤解成「共同租用辦公室」,這也是許多共享空間失敗的主因。來Betahaus的創業者多數是五人以下的團隊,他們需要廉價的空間,也有創業問題需要找人商量,更需要溫暖的友誼。費爾於是推出每週四的Beta-Breakfast早餐活動,每人交十歐元進場,每場安排三位創業家簡報分享,也吸收大家意見。提供的歐式早餐的確有點簡陋,可能是預算考量吧。進場後大家寒暄,很像校園的氣氛,所以我很快就融入。整場大致有來自七個國家以上的參與者,約30多人。主持人卡克卡・納基歐芭(Katka Nagyovä)是一位漂亮的女生,頭銜掛的是「新創大使」(Startup Ambassador)。她請大家先自我介紹一番。之後,三位創業者就依序發表自己的創業進展,很像研究生上台發表的感覺。第一位Marco Bartsch看起來像是大一學生,長相清秀,略帶靦腆。他想要創立一個Inlearnity學習網,不過產品似乎還沒完成,只知道他想整合網路影音教材,做成某種知識庫,想改變學習的模式。然而,這都還只是構想。第二位是麥西克・拉斯克斯(Maciek Laskus),是Startup Safary的創辦人,這家數位新創公司專門服務新創公司。一開始先是採訪創業者他們遇到的難題,後來成立公司,開始辦活動媒合創業者、創投、天使、加速器等各方人馬。他現在還在找尋獲利模式。第三位是約翰・希克斯(Jon Sykes),Racemappr創辦人。他建立一個運動賽事的社群網,提供交流園地,讓各城市馬拉松、慢跑、各種賽事可以即時更新。目前粉絲有185名,正思考如何快速成長社群。簡報完畢後,他遇上另一位創業者,有類似的經驗,兩人一見如故,會後就興高采烈地聊了起來。柏林的吸引力柏林(與Betahaus)真的有這麼好嗎?Betahaus底層是咖啡廳,任何人都可以點杯咖啡,即刻開始工作;一樓是會員空間,適合社交討論與集會;二、三樓是共享辦公室、活動空間與會議室;四樓是辦公室,也有大公司將研發中心設在Betahaus,希望能掌握創新脈動。會費有三種,每月任意使用十二天的臨時辦公室,月租€89(大約新台幣3300元);一週五天都使用辦公室,月租€159(新台幣5800元);團隊空間月租€299(新台幣11,000元)。在柏林,這價格頗吸引人。不過,其他共享空間或創業基地提供更多服務。例如,位在赫爾辛基(Helsinki)的Design Factory有工程師幫你製作產品雛形。美國邁阿密的共創空間有完整的商務服務,可以邊創業、邊接客戶,更像聯合事務所。英國Tech City與Second Home兩處共享空間也很低廉,設備更豪華,空間更具設計感,還提供半年的免費課程,指派專屬導師。在台灣,之初創投也有類似的基地,更為正規化。問了Betahaus駐點的創業者,柏林吸引人的地方似乎不外乎三個原因。第一,動態城市、充滿活力。創業者希望來柏林見到的夥伴都是比較拓荒性的,而且規模不要太大。柏林才剛起步不久,來的創業者通常需要入門性的協助。柏林生活步調沒那麼緊張,柏林創業者又充滿朝氣,很好相處。列寧萊特(Lenny Leiter)是Deskish.com的創辦人。來自維也納,他原本從事電影工作,因為需要與客戶分享點子,所以設計一套共享軟體,讓想法以物件方式呈現在螢幕上,像是YouTube的影音片段,或是GIF動態圖片,都可以丟到畫面上分享。現在,他想將這套軟體變成一門事業。他認為:「維也納有點悶,英國有點貴,巴賽隆納有點冷,柏林比較起來多一點活力。很多創業家匯聚過來,會有人才磁吸效應。這邊的創業者更樂意分享,自我驅動力強,也讓我受到感染。」
Betahaus的服務團隊:熱情的櫃檯服務、企劃各式活動、技術服務、創業大使(圖上,由左至右)、創辦人聚精會神參與討論(圖下)。(攝影/蕭瑞麟)
第二,生態系統、專長互補。漸漸增加的創業者以量變產生質變,悄悄建立起生態系統(eco-systems)。各類人才集聚,就形成人力市場。需要網頁設計人才,問一下很快就能找到。《經濟學人》在2013年報導〈兩個生態系統的故事〉(Startups in Europe: A Tale of Two Ecosystems)指出,德國人對新創企業的認同約50%,看起來不錯,但比起鄰居像是法國65%,荷蘭79%,德國略嫌保守。失敗容忍度美國是32%,德國是42%,也是有待改善;但這又比起日本的53%要好多了。過去,德國人對創業是比較保守的。現在接受度大多了,大學畢業生投入新創公司的意願更高。柏林Rocket Internet的成功更是一劑強心針。這家數位創業公司其實不「創業」,而是「複製事業」;找出成功商業模式,然後複製改良,以「後發優勢」將新事業做得跟原創一樣好,或更好(不過,最近開始回頭找原創型事業)。例如,學習eBay創立Alando(競標網);學習Groupon設立CityDeal(團購網);學習Zappos建立Zalando(線上時裝購物,以賣鞋為主)。喬納斯・寇菲諾(Jonas Couffignal)是一家法國新創公司Webmecanik來德國拓點的主將。這是一家軟體開發公司,主推行銷自動化系統,以軟體針對目標客群的行為模式發送訊息,是電子商務所需的工具。「為何不去倫敦設點?那裡市場不是更大?」我問。寇菲諾解釋:「倫敦市場大,可是競爭也多。設點費用大約高出兩倍。而且『柏林新創』現在名聲不錯,對我們的品牌能見度有幫助。我們先是參加柏林招說會,然後德法商務辦事處就直接幫我們找德國客戶,當地社群還帶我們去參展,竟來了五萬人;然後也不知怎麼地,我就來到柏林了。」也不是凡事都如此順利。德國人很重視公司的文化基因。要進入德國市場,必須看起來像「德國公司」。所以,Webmecanik在柏林招收德國員工。安東妮亞・卡夫特(Antonia Kraft)是德國001號員工。她表示,招納當地人才是一大挑戰。要德國年輕人每天過著作戰式的生活,又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需要足夠動機,但決不是金錢,而是遠景。寇菲諾很法國式地笑著說:「我們的客戶都在科隆、法蘭克福、慕尼黑,可是我們總部設在柏林。當公司快速成長時,我可以由柏林的生態圈找到相應人才。當客戶看到我們都是德國員工時,比較能接受我們。柏林名字好聽、交通方便、費用合理、又很『德國』,自然就變成我的首選。」第三,兩倍的生存可能。新創公司最關鍵的資源是人才,最現實的資源卻是資金。沒錢就沒法辦事,是創業首要的生存法則。資金燒得快,公司就撐不久,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亞歷克斯・雷諾斯(Alex Reynolds)是英國「教師水平線」(teacherhorizons.com)公司的共同創辦人,主要業務是媒合各學科的英語授課教師到各國的國際學校。創辦四年以來,已經媒合英語授課老師到198個國家的1756家學校,類似人力銀行的概念。亞洲業務也拓展到香港、青島、上海、北京。要拓展歐洲市場,為何「教師水平線」要來柏林設點?原因很直白:省錢。雷諾斯解釋:「對我們來說,創業時你必須嘗試很多途徑,一直試到成功為止。每試一次,就要燒掉一些錢。如果錢可以燒慢一點,就代表我們可以多嘗試一點,有機會找出生存之道。生存,讓你更有機會找到對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活下去。在倫敦,我每月要付1000英鎊的租金,在柏林是500歐元;那代表在柏林我有兩倍以上的生存機會。」便宜,當然不是來柏林全部的原因。雷諾斯也去過其他共享空間,像是柏林的Enklave。這些地方都會舉辦許多聯誼活動,讓異國創業者獨自奮鬥外,也不會感到孤單。舉凡週一共同下廚、週四簡報分享、週五啤酒時間等。新活動層出不窮,大家卻都是志同道合。
Betahaus駐點的各類型創業家:Marco Bartsch網路學習、Maciek Laskus創業服務、Jon Sykes賽事社群(圖上由左而右)、Alex Reynolds英語教師人才仲介、Jonas Couffignal電子商務行銷工具軟體、Lenny Leiter合作軟體(圖上由左而右)。(攝影/蕭瑞麟)
未來往何處?比柏林,或比倫敦,Betahaus都不算是創業家的最強選擇,未來你有何想法呢?我問費爾。他停了一下,似乎好像忙到沒機會想這個問題。回過神後,他擠出對經營共享空間的三個期望。第一,經營社群,不是經營空間。共享空間不能只是空間出租。創業者需要專注在自己的工作,行政事務必須有人協助,像是由收發、住宿到繳稅等雜務。舉凡接待、聯絡、活動、公關都必須要由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與安排。創業過程難以一人完成,創業者還需要找助手、找投資方以度過層層難關。他們需要「機會」。辦活動是為了幫他們創造機會,是為了經營社群,不是為了獲利。費爾認為,做出口碑,讓社群認同,才是Betahaus能持續成長的關鍵。第二,天使之手,不育成。費爾認為,共享空間並非育成中心,也缺乏天使基金、加速器或創投的專業。Betahaus更像是天使(早期創業階段)的助手。在這階段,創業者多數不知如何簡報、如何撰寫計畫書、如何與客戶溝通、如何行銷產品等基本知識。如果天使是創業教練,共享空間可以做的角色比較像是教練的助手。未來,費爾還要成立Beta Academy,由空間共享進階為知識共享。問費爾為何不與當地商學院合作。他回答:「大學教授速度太慢,理論多,但跟不上創新的腳步。」第三,共享空間,共想網絡。費爾在柏林站穩後,開始拓展Betahaus的跨城市網絡。除了與其他城市的共享空間策略聯盟外,費爾也將Betahaus的品牌授權出去,巴賽隆納是第一個嘗試。費耳還希望與倫敦、巴黎、東京、北京、台北等地串連。未來組織會形成更多複合工作型態,企業會有傳統的全職員工,也會加入更多任務型員工,負責新事業或研發專案。在公司內部設立部門,效果可能不如進駐共享空間來得好。未來,除了空間共享,更可能跨城市的「創意共想」,讓創業與研發充滿朝氣。有什麼令你擔心的事嗎?最後我問。一派輕鬆的費爾突然嚴肅了起來,用德國腔英文緩緩說出:「我希望共享的精神不要因為追求獲利而被遺忘。」企業獲利的同時,若是忘記一起共享的成員,這樣的經營模式將是悖離初衷的。費爾認為,像Airbnb被企業化後,似乎漸漸重於牟利,而忽略共享利益。平衡共享的現實與理想,也將是考驗共享空間能否持續存在的非物質性問題。(本文作者蕭瑞麟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中時電子報),
4G釋照動起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快馬加鞭,
,繼26日正式公布「行動寬頻業務釋照規畫辦法」,
,將於今日召開「行動寬頻業務釋照諮詢文件說明會」,
,預計於102年底前完成4G執照標售,
,發出4到8張的執照。4G定案業者吃下定心丸,
,樂觀估計執照標到後,
,最快兩年內商轉,台灣行動寬頻服務將進入新紀元。
本次釋出頻段是700MHz、900MHz及1,800MHz等3頻段,共計釋出270MHz(兆赫)頻寬經營行動寬頻業務,預計主要競標者仍是中華電信等五大電信業者,是否會有新進業者進場,值得關注。
NCC的4G釋照作業一再改變。在前任主委蘇蘅任內,原認為以台灣的規模,釋出3張執照為最適合的規模,並以15-20MHz為發放單位;但在新任主委石世豪上任後,傳出釋照將改以5MHzx2,共計27個頻段,4到8張執照為發放方式。此方案引發外界批評27個頻段組合過於複雜、最低10MHz頻道不足以經營寬頻網路,以及恐造成「頻譜釘子戶」等問題。
本次釋照方案,確認單一業者至少應標得15MHzx2,合計最多可標得35MHzx2,估計得標結果將有4至8家業者。業者也表示,目前公布的釋照方案,對主要業者較有利,也較可以避免小業者進來攪局,讓有心經營行動業務的業者,有較好的發揮空間。
至於標售金額上,NCC原本規劃4G釋照標售金額為300億元,低於3G釋照時的489億元,但在方案確定後,業者評估整體標金將上衝到800至1,000億元,可望為國庫帶來不少收益。
台灣3G網路頻寬不足,一直為外界詬病,NCC這次釋照要求業者建構具下載峰值速率達100Mbps以上的行動寬頻網路,希望可以改善行動上網品質;但業者私下表示,若現行布建基地台遭遇到的困難不變,以及「吃到飽費率」不調整,未來恐仍會面對行動上網塞車問題。
在釋照時程安排上,消基會副秘書長林宗男曾大力批評原始規畫時程過慢,照原規畫時程,台灣將到105年4G才會正式商轉,到時將排到世界100多名,「比不少非洲國家還不如」;為加速營運,業者完成250台以上的100Mbps的基地台設置即可開台,但NCC也要求須在5年內100Mbps以上的基地台要達基地台總數80%或1,000台以上,涵蓋範圍應達營業區50%。
根據業者估計,依照3G釋照,基地台建置期需要2年左右,因此大概最快也要到民國104年,4G才可商業運轉。在此之前,NCC將要求既有電信事業加速建設3G網路升級、小型基地臺(small cell)及布建無線區域網路(WiFi),改善現有行動上網品質。,
盛餘鋼鐵去年營運出現公司上市以來首度虧損,
,不過,
,今年起營運已漸入佳境,
,盛餘今天股東會仍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
,較去年每股配息1.15元略低。盛餘是國內單軋廠獲利績優生,
,台灣廠鍍鋅產線年產能約50萬噸,
,烤漆產線則約21萬噸。不過,
,盛餘去年受美國鋼鐵業提出雙反調查衝擊,加上受轉投資的合肥廠虧損拖累,營運出現首虧,但今年以來已漸入佳境。美國為盛餘的外銷主要市場,約佔營收的4成,隨著美國對陸、韓等國低價鋼品反傾銷調查激勵下,國內鋼鐵業行情持穩走揚,由於盛餘產品品質優良富競爭力,未來有望逐步贏回美國外銷訂單。另外,拖累盛餘本業獲利的合肥廠,今年起虧損幅度也持續收斂,盛餘的獲利能力將逐步回歸正常。1050615(中央社),
北韓十二日上午發射長程火箭,
,並成功讓一枚衛星進入軌道後,
,隨即透過官方媒體向人民「報喜」。這是北韓首度透過中央電視台等國營媒體,
,向人民報導發射火箭的消息。
北韓中央電視台在中午十二時六分預告稱「隨後將為大家播出專題節目」。稍後,
,包括北韓中央電視台、中央廣播電台和平壤廣播電台一同報導火箭發射成功的喜訊。
其中,
,穿著粉紅色韓服的中央電視台女主播,
,更以激昂、勝利式的音調,
,連續兩遍報導「光明星三號第二號衛星成功進入軌道」的消息。
另外,
,北韓官方《朝鮮中央通訊社》也報導,
,火箭發射成功,「全國人民欣喜若狂」。住在首都平壤的六十二歲男子李德義(音譯)欣喜地說,他能想像已故前領導人金正日會有多麼驕傲。
南韓《中央日報》引據專家分析稱,北韓先前之所以不向人民公開發射火箭時間,是因害怕失敗。也有分析指出,在金正日逝世一周年(十二月十七日)即將到來之際,北韓公開成功發射火箭的消息,旨在鞏固人民對金正恩體制的忠誠度。
北韓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卻是窮兵黷武,今年已發射火箭兩次,所費不貲。根據南韓政府估算,今年這兩次發射耗資十三億美元(約台幣三百七十八億元),如果把這些錢用來解決北韓食物短缺問題,可以購買相當於四百六十萬噸玉米,北韓人四至五年不必擔心糧食不足。
南韓統一部一名官員表示,北韓今年四月發射火箭失敗,十二日發射「銀河三號」長程火箭成功把「光明星三號」衛星送上軌道,這兩次火箭發射耗費六億美元,發射場建設開銷四億美元,其他相關設備支出三億美元。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The CIA World Factbook),北韓的經濟產值只有四百億美元,發射火箭卻是花錢不手軟,確實的費用唯有北韓最高領導階層知道。,
東凌-KY旗下黃色小鴨品牌首度參加2016年台北國際婦幼用品大展,
,自今天起一連 4天的展期,
,同時結合黃色小鴨25週年慶,
,搶攻台灣嬰童用品商機。東凌-KY總經理許復進表示,
,黃色小鴨正式邁入25週年,
,當初伴著黃色小鴨入睡的孩子們,
,如今都已升格成為父母,
,繼續買黃色小鴨產品給自己的小孩,
,東凌-KY今年起持續加強品牌形象廣告與活動,
,要讓每個年輕父母把自己的回憶帶給孩子。許復進指出,今年上半年東凌-KY台灣及亞洲地區營收占比合計達18.38%,相較去年全年的16.45%增加,除來自中國大陸門市通路貢獻,另一方面也受惠今年以來持續投入廣告行銷宣傳與活動參展的效益顯現,帶動電子商務平台與實體店面銷售持續成長。東凌-KY表示,未來除將積極推動文創商品開發計畫,並率先針對黃色小鴨25週年紀念推出一系列黃色小鴨文創禮品,隨著宣傳力道逐步加溫,將成為未來集團重要的營運成長動能。1051007(中央社),
大陸軍武出口逐漸站穩國際市場;其中,
,外貿明星型武器以97式步槍為首,
,此外包括CQ系列突擊步槍、LG3型40公釐自動榴彈發射器系統、M99狙擊步槍、飛弩-6防空飛彈、LG2槍掛式榴彈發射器、06式衝鋒槍、LG1-I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等,
,均名列各國採購大單。
97式步槍主要採用北約制式的5.56公釐彈藥,
,且用北約制式M16突擊步槍金屬彈夾,
,主要供出口使用,
,在大陸也有少量裝備。目前,
,97式步槍已打入北美市場,美、加不少槍支愛好者對97式步槍情有獨鍾。另外,東南亞部分國家也少量添購,用於裝備特種部隊和特殊作戰單位。
CQ突擊步槍是中國北方工業仿製M16A1/A2設計的,可全自動發射,也可裝上榴彈發射器,當前使用較多有伊朗、巴拉圭、蘇丹、泰國等。LG3型40公釐自動榴彈發射器系統,是大陸為滿足外貿需求研製的,一般認為性價比高,在國際軍火市場具競爭力,已完成批量出口。
M99機匣外型比英國AS50厚實,但重量卻要輕了2公斤。飛弩-6除在中共解放軍服役外,目前還出口到馬來西亞、柬埔寨、蘇丹和秘魯等。LG2槍掛式榴彈發射器則結構簡單,特別適合於城市巷戰和山地叢林作戰。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