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增自由行城市業者估5到8個

伊朗送猴子上太空 平安返航

     伊朗廿八日宣布,包圍中國?安倍將訪東協3國,該國利用其研製的「探索者」(Kavoshgar)火箭,新系統出包 貨物塞爆紐約港,成功將一具載有一隻猴子的太空艙送入距離地面超過一百廿公里的軌道,新增自由行城市業者估5到8個,太空艙返回地面後,國科會組律師團 提供法律諮詢,猴子平安存活。
     據伊朗官方通訊社引述伊朗國防部的一份聲明,陳子強爭兒單獨監護權,宣稱他們在上周,也就是先知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前後,將這隻猴子送上太空,同時盛讚這次成功乃顯示,伊朗朝載人太空航行的目標又邁前了一大步。
     伊朗Al-Alam電視台廿八日播出了相關畫面,不過並未說明確切日期。二○一○年,伊朗成功將一隻大鼠、一隻龜及一批蠕蟲送上太空。但伊朗在二○一一年首次進行送猴子上太空的實驗時,以失敗收場。伊朗正積極發展太空科技,且多次表明他們計畫在二○二○年送太空人升空。
     西方各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發展太空科技感到憂慮,認為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製造能攜帶核子武器的長程彈道飛彈。
     最早上太空的猴子是一隻名叫艾伯特一世(Albert I)的恆河猴,牠於一九四八年六月間搭乘美國軍方一具V2型火箭上天,結果在飛行途中窒息死亡。三年後,一隻名叫尤瑞克(Yorick)猴子和十一隻小鼠搭乘美軍高空探測火箭升空,在飛行了七萬二千公尺後返回地面,成為第一隻存活歸來的太空猴。但牠返回後兩小時,也不幸往生。,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

棕櫚油產業惹爭議

     ■環保及人權團體警告,都會掃描-農博登場 志工成軍,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業嚴重破壞生態,勞保另訂反悔條款 江宜樺不認同,加速全球暖化,靈慾告白 入選奧斯卡,更罔顧農工權益。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s warm that the boom is doing irreparable damage to rare biodiversity and accelerating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新增自由行城市業者估5到8個, with no concern for long-term social costs.
     印尼及馬來西亞現為全球第1大及第2大棕櫚油產國,高凌風一夜好眠 添外孫展笑顏,但兩國長期以來開墾棕櫚樹種植地及對待相關農工的方式,卻引發漠視環保與罔顧勞工權的爭議。
     兩國政府都表明,仍將繼續積極發展棕櫚油產業,都將會再大規模地擴充種植面積。
     印尼官員宣布,該國到2020年前,將會再增加約1,800萬公頃(相當於美國密蘇里州面積)的種植地。馬來西亞也有意在2020年前,將種植地較目前再擴增1倍。
     需求大 出口額10年增5倍
     棕櫚油的用途廣泛,因便宜且可販售期較長,本就是開發中國家民眾與商家偏愛的烹飪油,又因從植物提煉而來,故普遍應用在食品與美妝用品的製造上,而各國政府強制規定必須如實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促使食品業者逐漸停用反式脂肪,更擴大棕櫚油的應用範圍與耗量。
     據估計,美國目前一般超市內所販售的產品中,半數以上都含有棕櫚油。
     全球對棕櫚油的龐大需求,為印尼與馬來西亞,每年都帶來可觀的收益。棕櫚油現為馬國最具經濟價值的作物。2011年,馬國棕櫚油加相關製品的總出口額達270億美元,這等於過去10年來增加5倍。
     不過印、馬兩國長期來以「砍伐-焚燒(Slash-and-burn)」方式,將林地轉換成棕櫚樹種植地,則被指責為造成環保災難。特別是在印、馬分治的東南亞海島婆羅洲(Borneo)上,情況最為嚴重。
     婆羅洲島有全球最古老的雨林之一,也是人類近親紅毛猩猩(Orangutan)的棲息地。
     過去20年來,為了種植棕櫚樹,婆羅洲島已流失約6,200平方英里的原始雨林。島上紅毛猩猩的數量銳減至約5.4萬隻,僅及1980年代時之半。
     史丹福大學與耶魯大學發表共同研究報告指出,婆羅洲為種植而進行的墾地作業,僅2010年就排放超過1.4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2,800萬輛汽車全年的總排放量。
     印尼現已成為全球第3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其中約8成來自於焚林墾地作業。
     領導這項研究的史丹福大學生態人類學教授庫倫(Lisa Curran)說:「關鍵性的生態功能被打斷,使該區域愈來愈容易受到乾旱、大火及洪水的侵襲。」
     外勞非法居留 工作沒保障
     馬國的棕櫚油產業,雇用大量的移居(候鳥)外勞,大都來自印尼,但長期來未給予這些勞工合法居留文件,致使有些人即使已工作長達30年,仍無法享有基本的醫療服務,子女也因不能受教育,只能跟著當棕櫚農工,永遠無法翻身。
     今年17歲的馬卡斯,從孩童時就跟著父母從印尼來到馬國,僅上過當地非營利組織開設的簡易學習中心,因沒有合法居留文件,不能繼續升學。  過去5年來,他在棕櫚田工作,每天只賺7.5美元。他說:「這樣的生活很艱難,但有什麼選擇呢?」
     一位現年41歲的工人,10年前來馬國,現在全家仍躲躲藏藏,若被查到非法居留,僅罰金就超過全年工資,還可能被遣返,否則就得向警方行賄。,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