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聯電擴大與力旺合作

國民黨4度政爭 腥風血雨25年

     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主導砍王金平,聯電擴大與力旺合作,黨內大老憂心,麵包做成粽子 大學生研發烘焙粽,國民黨將再度走向分裂。回顧國民黨25年來,國民左投藍能 轉當費城人,一共爆發4度大規模政爭,被控肇逃 宏國大使:出於善意沒報警,無論是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李登輝鬥走宋楚瑜、連戰驅逐李登輝,纏訟15年金酒案定讞 前縣長陳水在無罪確定,總掀起腥風血雨的權鬥廝殺,出軌男星買巨額保險 受益人還不是妻兒!,對台灣政治版圖有深遠影響。
     國民黨前3次清黨,均引爆國民黨內大批「出走潮」,並造成林洋港、郝柏村、宋楚瑜遭逐出後投入總統大選,甚至自立門戶搶食票源,付出不小代價。
     此次和基層實力的王金平遭國民黨開除後,是否將循此模式,拉攏或結合其他政黨籌組「第三勢力」,王的下一步備受關注。
     國民黨血淋淋的政爭史,在1988年故總統蔣經國逝世後開第1槍,逐漸浮上檯面、競爭白熱化。當時黨主席李登輝面臨接班挑戰,黨內形成以李為首的主流派,與相對保守的非主流派,兩股纏鬥廝殺激烈。1990年國民黨臨中全會上,因正副總統候選人決定方式,主流派非主流派衝突一觸即發。「反李」的非主流派人士欲推林洋港、陳履安搭檔,挑戰李登輝、李元簇。最後主流派勝出,奠定李登輝主政格局。
     「2月政爭」失利後,非主流派人士選擇出走,包括郁慕明、王建煊、趙少康等少壯派立委組成的新國民黨連線,宣布脫離國民黨,並於1993年8月正式成立新黨,以與李登輝相抗衡。
     另一方面,當時在主流、非主流政爭中扮演「臨門一腳」關鍵角色的宋楚瑜,則瞬間崛起,在李登輝提攜下,挾著超高人氣,高票當選首任民選省長,頓時成為政壇當紅炸子雞。
     然而,政治現實殘酷無情,宋因在省長任內表現太過亮眼,功高震主,讓李登輝感到芒刺在背,於是開始著手修憲「凍省」,引發「請辭待命」等一連串政治效應。原先「情同父子」李宋2人,關係也開始出現嚴重裂痕。
     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連宋配」破局後,宋楚瑜正式和李登輝撕破臉,決定自行脫黨參選,慘遭國民黨開除黨籍。
     選後,李宋關係已形同陌路,在大批支持者簇擁下,宋楚瑜成為親民黨主席,引發國民黨內大批出走潮,成為泛藍共主之一。
     與此同時,首次丟掉政權淪為在野的國民黨則「兵敗如山倒」,李登輝成為黨內眾矢之的,被迫辭去黨主席,遠離黨內權力核心。但不甘寂寞的李登輝,私下襄助子弟兵籌組新政黨,並成功號召黨內本土派人士出走。
     2001年8月,台聯成立。卸任總統的李登輝公開替台聯候選人站台,還痛罵國民黨出「歹子」,遭撤銷黨籍,自此與國民黨決裂,並成為台聯精神領袖,及綠營極力拉攏的獨派大老。,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

政治失靈 民在囧途-肉桶立法 有沒有顏清標結果都一樣

     立法院上周五通過《會計法99條之1》修正案,阿信慶39歲 聽歌迷賀壽尷尬,綠營打著柯文哲的旗號,黑田:盡全力消滅通縮,說是「忍痛」放行,火攻北市府大樓追緝短褲男,最後卻發現三讀條文少了1個字,曾宇謙、葛濟夫芬蘭同台,沒有把教授明確納入,聯電擴大與力旺合作,柯文哲可能無法除罪,當志工助人 老嫗更惜福,短短3天就自打嘴巴,真是囧翻了。
     囧的還不只是立委。法務部發現《會計法》的問題後,立法院推給行政院,說法案已經送請總統公布,不能再由立委提案「復議」;行政院說第一時間說「尊重立院」,不會以「覆議」方式解決,最後只得以擴大解釋法令的方式,讓風暴早日落幕。
     至於顏清標等人除罪之後,到底還受不受選罷法第26條規定「曾犯貪汙罪經判刑確定,不能競選公職」的限制?法務部、內政部也是一樣,推了半天,才不得已做了統一解釋。
     在這件事上,朝野兩黨達成難得的共識,兩黨中央都只有一句「尊重立院黨團」,一方面看立法院長王金平、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兩人的笑話,同時也把所有的壓力給兩人一肩扛。至於支不支持修法,符不符合兩黨「清廉、改革」的目標,寧可裝孫子,也打死不講。
     立委之間零星的雜音,其實也未必是「正義之聲」。國民黨內的「馬王心結」早就不是新聞,立委先切割自己和此事無關,再努力幫中央築「防火牆」。民進黨的狀況更糟,經過日前的人頭黨員事件和救扁議題,黨內沒有梳理的恩怨糾葛一大堆,反省、檢討,和借題發揮的派系鬥爭,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所謂「大夫」就是官,黨主席、院長、部長、立委之流,這些人無恥,民眾早就習慣,也沒有過多期待。沒有想到,這一次連「士」也都噤聲不語。
     近年來,社會運動又見蓬勃,學者參與社會運動越來越多,反壟斷、反核四、關場工人自救、文林苑,處處都看到學者專家,扮演社會的良心。但這一次,除了被拿來當「幌子」的柯文哲跳出來嬉笑怒罵幾句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人出來講話。而且所有出來講話的學者,也都只敢在技術問題上打轉,批評立法院協商制度、在法律字面上「說文解字」,就是沒有人出來說支持或反對「教授除罪化」。平時大家都認為學者是「社會的良心」,但在貪瀆起訴的陰影下,這一次「良心們」也集體變心了。
     外界習慣將《會計法》稱為「顏清標條款」,但上一屆無黨團結聯盟替顏清標所提的案子,民代除罪僅限98年6月30日以前。但這次除罪的範圍,卻變成99年12月31日之前的費用,光多這一年半的時間,就不知夾帶了多少「顏清標們」。而學者的部分,門開的更寬,101年底前一律除罪;也就是說,當檢調機關已經風聲鶴唳開始查帳、起訴之後,仍舊僥倖行險的教授們,也都一筆勾消。
     在《會計法》問題上,不少民眾以機械式的反應,歸罪於立法委員素質差、密室協商、立院「暴衝」,卻忽略了這其實是一部專屬菁英階層的「肉桶法案」,不管有沒有顏清標,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政務官、民代、學者一起除罪。整個社會菁英階層,都是這場「除罪大作戰」的共犯結構。
     銀行「大到不能倒」,減稅;身分地位尊貴到不能關,除罪。沒錯,我們的政府就是為權貴服務的。如果哪天有個不長眼檢察官,不接受行政院的法令見解,非要起訴某位夠份量的教授,再修個「柯文哲條款」,也不過舉手之勞。,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