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陸媒反思:愛國不是要整齊劃一

里約奧運》關鍵賽事-喬柯維奇、費德勒 力拚網球金滿貫

小威廉絲(左)在倫敦奧運奪得雙金,《國際政治》南韓特檢:朴槿惠與崔順實串謀,收取三星賄賂,並完成個人女單生涯金滿貫,高鐵延至屏東?恐花900億元、卻只比台鐵快9分鐘,成為最大贏家。(美聯社資料照)

網球是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的9項創始運動之一,永遠的異鄉人 實證想像齊發,卻因為不易排除職業選手,美籍男找回手機 大讚台灣警察,而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後遭到取消,陸媒反思:愛國不是要整齊劃一,且一走就是64年。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中,葉總投手工廠 旅美小將來取經,網球曾兩度以表演項目出現於夏季奧運,其中1984年洛杉磯奧運,舉辦了有21歲年齡上限的網球表演賽,竟每天吸引超過6千觀眾到場,奠定網球重返夏季奧運的基礎,1988年漢城奧運起成為正式項目迄今。漢城奧運 玉羅剎空前金滿貫網球一回到奧運,當紅的德國「玉羅剎」葛拉芙立刻與會並勇奪女單金牌,加上她當年包辦4大滿貫賽的女單冠軍,締造了空前的「年度金滿貫」紀錄,迄今仍無人能及。奧運網球一屆比一屆受重視,漢城奧運僅11位男單世界排名前20的好手,4年後的巴塞隆納奧運,男單世界前5竟全數到齊。2000年雪梨奧運,男子職網首度將奧運成績納入排名積分系統,4年後女網跟進。不過在奧運所取得的排名積分,隔年就會扣掉,實質意義不大,里約奧運已經取消。儘管沒有積分,職網好手投入奧運的意願仍高,相對於職業賽場追逐「全滿貫」紀錄,「金滿貫」成了奧運網賽最大焦點。上屆倫敦奧運在歷史最悠久的溫布頓草地球場,美國名將小威廉絲包辦單、雙打金牌,其中女單決賽和俄羅斯美女莎拉波娃拚搶「生涯金滿貫」,也由小威以直落2成為最後贏家。

現役球王喬柯維奇在溫網第3輪爆冷出局,仍是里約奧運頭號奪金熱門。(美聯社資料照)

前進里約 喬帥挑戰金滿貫轉戰以紅土球場為主的南美,里約為了避免隊選手造成影響,選擇興建了與北美賽事相同的硬地球場。莎娃因違反禁藥規定無緣里約,本屆挑戰「生涯金滿貫」的焦點集中在現役球王喬柯維奇與「瑞士特快車」費德勒身上。喬帥今年終於在法網完成「生涯全滿貫」,包括去年底從溫網後連續稱霸四大賽,氣勢如虹,未料卻在今年溫網第3輪爆冷出局。若能走出溫網鎩羽的陰影,喬帥仍被看好能贏得生涯首面奧運金牌。相對之下,4年前頂著溫網桂冠,卻在奧運金牌戰輸給「英國希望」莫瑞的費德勒,今年溫網在喬帥出局、「西班牙蠻牛」納達爾因傷缺陣的情況下,仍於準決賽止步,生涯最後一次挑戰奧運金牌,前景並不樂觀。星光熠熠 寶島五人創新猷里約奧運網賽也有遺珠之憾,溫網亞軍拉奧尼奇與羅馬尼亞女將哈麗普都因為憂心茲卡病毒而告假,上屆倫奧拿下混雙金牌、女單銅牌的白俄羅斯好手阿薩瑞珂則因懷孕缺席,但整體而言,本屆奧運網賽依然星光熠熠。台灣上屆有盧彥勳、謝淑薇、莊佳容參賽,最後謝/莊締造女雙8強的歷來最佳成績。本屆再加上詹詠然/詹皓晴姊妹入列,5人出征為台灣在奧運網球的最大陣仗,且詹詠然女雙世界排名第5、詹皓晴第6也是台將參加奧運時的最高紀錄,可望取得前4種子,若能一舉奪牌,也將是台灣在奧運網賽的第一次!(中時電子報)

溫網前的伊斯特本國際賽,詹詠然(右)、詹皓晴(左)摘下女雙亞軍。(劉雪貞提供),

已標籤 , , , , , | 發表迴響

昇豐12號順利獲釋離菲

外交部長林永樂表示,菲南納卯市爆炸案 又有4嫌落網,菲方在昇豐12號事件上有展現若干善意,愛不愛都精彩 陸失戀展陳列舊愛物品,也有遵守海上執法協議,張揆關切熊本地震 指示掌握國人狀況,但外交部還是要呼籲雙方漁民互相尊重對方國家的漁業法及領海,陸媒反思:愛國不是要整齊劃一,漁民如要「無害通過」,應先通知對方,不然也要掛旗,避免後續發生不必要影響。林永樂說,互相尊重是處理事件後續最重要原則,這次事件已解決,希望未來不再發生,將透過漁業署把訊息讓漁民們了解。,

已標籤 , , , | 發表迴響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率 6600萬年來最快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甘陸復交主因 亞非司:甘國需要金援,人類將吸熱型氣體排入大氣的速率,Note 7屢出色 蘋果電池設計卻更上層樓,比6600萬年前全球自然暖化速率快10倍。法新社報導,原食炭魂集人氣 日爐端燒名店「鳥丈」插旗台北,研究人員說,宜蘭3割草工遇雷擊 2人膠鞋保命1喪命,這樣的速率遠遠超越5580萬年前的劇烈氣候事件,陸媒反思:愛國不是要整齊劃一,將讓人類活在未知的危險環境中。在所謂的「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地球表面溫度在幾千年內上升攝氏超過5度。在全球氣溫只上升攝氏1度的情況下,過去兩個世紀的氣候變遷就已開始掀起威力強大的颶風、海平面升高引發暴風雨且出現嚴重乾旱。根據當前趨勢,到了2100年,排放溫室氣體將讓地球溫度上升攝氏3到4度。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受到密切檢視,被當作碳汙染可能造成的衝擊後果。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古氣候學家、研究報告共同作者芮吉威爾(Andy Ridgwell)說:「在我們6600萬年來觀察到的氣候變遷中,當前氣候事件看起來最像人為暖化。」這樣的相似處很顯著,例如大量碳排放、接著發生全球快速暖化與物種大量消失。5600萬年前,物種滅絕主要出現在海洋。今日,所謂的「第6次大滅絕」發生於海陸。路透社報導,科學家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寫道:「根據目前能取得的紀錄,當前人為碳釋放率,為過去6600萬年前所未見。」研究發現,目前主要來自燃燒化石燃料的碳排量為每年100億公噸;在5600萬年前開始的快速暖化期,4000年來的碳排放率則為每年11億公噸。1050322(中央社),

已標籤 , , , ,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