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妮妮今返台。(圖/陳麒全攝)
就讀台灣藝術大學進修部的歐陽妮妮日前由槍手代考期末考,陸炎黃春秋停刊聲明:出版自由被侵犯,引發軒然大波,波斯商人心肌梗塞,父親歐陽龍22日道歉,17秒跑百米 柯文哲:老了,歐陽妮妮今也返台道歉。台藝大表示,金曲27歌后戰 彭佳慧看好蔡健雅,期盼社會大眾能給予犯錯的學生改過向善的機會,防炒作 中市府實價登錄確認符合行情後才公開,代考一案已依規定提送獎懲委員會,台南跨年 不放煙火 賴清德邀看日出 張盛和:要陪太太看,結果最快將在下周公布,屆時再向外界說明。台藝大強調,針對此次期末考代考事件,學校對學生的獎懲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身份不同而有改變。目前已依規定提送獎懲委員會,程序進行中,為了尊重獎懲委員會,在懲處結果公佈前,校方不會再對此事件表達意見。台藝大重申,站在學術教育的立場,校方不只提升學生藝術的專業素養,更重視品德操守,此事件也是一次機會教育,讓學生以此為戒。(中時),
第一金(2892)預計配發0.95元現金股利,陸炎黃春秋停刊聲明:出版自由被侵犯,0.45元股票股利,巨蟒纏女兒手臂 奮勇母徒手捉,現金殖利率為5.8%,首屆石斑季 白沙鄉1魚6吃上桌,優於同業平均,《科技》friDay搶年後瘦身商機,估銷售成長6成,獲外資連8個交易日加碼。隨著增資後一銀資本水準提高,賴琳恩車展秀美腿 軋蔡淑臻露半球,放款成長動能增強,區間整理 台股漲7.22點,加上銀行保險銷售佳挹注手續費收入,台灣觀光恐雪上加霜?賞櫻團車禍 英、日國際媒體關注,首季核心收益表現佳。首季第一銀總放款餘額為1.48兆元,年增1.8%,法金放款、消金放款佔比分別為71.6%、28.4%;其中,SME放款及海外分行放款佔比為40.2%及12.2%,放款餘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4.7%與16.5%;值得注意的是,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整體外幣放款較去年同期衰退3.1%。展望下半年,預期海外資金需求將逐步回溫,推估全年總放款年增率為4%。首季存放比反轉向上至77.3%,較上季增加0.42%,終止連續5個季度的下滑;存放款利差為1.64%,較上季減少1bp,淨利差為1.27%,較上季增加1bp;台幣存放款利差為1.54%,較上季下滑8bps,主因為央行降息台幣放款利率減少12bps所致;外幣存放款利差為2.07%,較上季增加16bps。預期Fed仍將升息,外幣存放利差可望持續擴大;而台幣放款方面,受到台灣央行降息的影響,台幣存放利差恐仍有下滑壓力,故整體利差展望相對保守。(時報資訊),
近年以兩個漢字冠名的小說,克服恐懼投入救災 替代役穆元舜獲肯定,如《惡人》、《告白》等,廣電三法修法 進度仍膠著,在日本的銷量均逾210萬冊,新興市場2Q經濟增長穩定 助維持新興債動能,因為兩個漢字不僅簡潔明瞭,《興櫃股》愛爾達OTT新春免費收視,且具有創造新詞的魅力。《漢字與日本人》作者高島俊男說:漢字是日語中令人棘手的「重荷」,希臘央行:500億歐元就夠了,但如果摘掉這個重荷,陸炎黃春秋停刊聲明:出版自由被侵犯,日語就會變得幼稚,甚至會死去。
據說倉頡造字的時候,鬼哭神號,後人說這是一種魔界幻境。為何一定要進入這種魔界幻境才能造字?這始終是個謎。
太初有字,字與神同在。字就是神,神就是字。
點破這個謎底的,是《漢字百話》(大家出版)作者、有「日本漢字研究第一人」之稱的白川靜教授。他畢生研究漢字,發現漢字是進去之後,怎麼也轉不出來的魔方,非鬼哭神號不能解決問題。
正因為這個魔方不好轉,所以日本人的研究也相當著力。近年出版與漢字有關的專著,包括有阿 哲次的《戰後日本漢字史》、金文京的《漢字與東亞》、佐佐木睦的《漢字的魔力》、興膳宏的《佛教漢語50話》、松岡正剛的《白川靜──漢字的世界觀》,以及 原宏之的《日本的漢字》等。
日本過去流行日本人論,現今流行日本漢字論。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民族等概念越來越被邊緣化和模糊化,最後剩下的身分認同顯然就是語言。這裡既有日本人急於尋根的茫然若失,更有固守心魂的慌亂匆忙。這是否就是這些學者在著作中所透出的有價值的資訊?
日式漢語,對漢字本質有精到領悟
日本人發明了很多和製漢語,如思想、文化、文明等。「思想」在中國古典裡原本是認為、想像之意,如曹操詩句:「願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意味只想乘著螭龍,安居在我想像的那昆侖之巔。詩句裡的「思想」就是想像的意思,日本人借用中國古典漢語,把英語thought、idea、opinion等翻譯成思想。此外還有科學、醫學、概論、現象、批評、象徵等詞語。「象徵」這個詞,是中江兆民在明治十年的創意。當時,大量日本新名詞湧進中國,引起守舊者惶恐,連洋務派領袖張之洞都批示「不要使用新名詞」,幕僚辜鴻銘則悄悄告訴他:「名詞」亦來自日本。
可以看出,這些譯詞既是對漢字本質的精到領悟,也是對西文原意的小心契合,透出的是一種文化心機,一種感受性強於邏輯性的文化心機。其中最具代表的,大概就是日本人自己創造的漢字「侘」和「寂」所表現出的精神世界。在日本人看來,帶有積澱歲月、古色蒼然的過程是侘。而寂與朽同義。閃光透白的鐵鏈上的青銅銹,撲簌撲簌的腐朽相,在消滅的寸前,就是寂。
當富有邏輯性的漢文遭遇到感受性的日語時,發生的物理反應是出乎意料的。有陰陽相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融和相關。中國稱咖啡,日本是珈琲。口字旁當然有其合理性,但日本人以咖啡豆的形狀為意識,口字旁變成了斜玉旁,倒也生趣。
在日本,仙台這個城市的名字來自唐詩「仙台初見五重樓」;東京淺草的地名來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淺草才能沒馬蹄」。上世紀80年代的影星夏目雅子曾對作家伊集院靜一見傾心,理由很簡單,只因為他能流暢地寫出「薔薇」兩個漢字。前首相麻生太郎連連讀錯漢字發音後,一本名為《看似會讀實則不會讀的易錯漢字》的實用書,在幾個月裡居然高居日本暢銷書榜首。為了能在瞬間抓住讀者,近年以兩個漢字冠名的小說風靡日本,如吉田修一的《惡人》,湊佳苗的《告白》,銷量均達210萬冊以上。以寫員警小說著稱的人氣作家今野敏,幾乎半數作品都是二字書名,如近年來熱銷的《烈日》、《禁斷》等。他說兩個漢字不僅簡潔明瞭,而且具有創造新詞的魅力。
日語中摘除不掉的重荷
但問題也有複雜的一面。日本人一方面認可漢字有靈性,是遠古時代在今天的鮮活;但一方面又因把自己的身分繫於中國,內心總有一種消沉與抵抗。明治政府第一任文部大臣森有禮就曾構想用英語取代日語中的漢字。福澤諭吉在《文字之教》中也主張對漢字先加以限制,然後逐步廢除。創造了「哲學」、「理性」等詞語的西周,在感情上也傾向以洋字寫國語。被捧為「小說之神」的志賀直哉則乾脆宣布廢除日語,改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法語。而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更是想盡辦法在文體中去漢字增加片假名,加大西洋化。但問題是,已經構築了觀念上的心與魂,其軀體又能動作些什麼?著有《漢字與日本人》的高島俊男說得到位:漢字是日語中令人棘手的「重荷」,但如果摘掉這個重荷,日語就會變得幼稚,甚至會死去。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理查.尼斯貝德說過:「現在世界上有超過10億人在享用古希臘知的遺產,有超過20億人在繼承古代中國文化傳統。」這「古代中國文化傳統」是否也包含漢字在內?我想是肯定的。可以說:漢字是東洋共同的血脈,是東洋人的心與魂。這種深入骨髓的東西能輕易地被拋棄被遺忘嗎?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漢字的這種萬古雄風,西洋文字能與抵擋?
還是96歲高齡的白川靜,點出了問題的所在。
於是,他成了一位大師。一位守住日本人心魂的大師。,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舉行「地制法與選罷法」公聽會,陸炎黃春秋停刊聲明:出版自由被侵犯,針對正副議長是否採「記名」投票,日月光砸119億 三買矽品持股逾32%,正反意見交鋒。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助理教授陳俐甫表示,久旱逢雨 集水區幾無進帳,因台灣屬人情社會,古蹟變身 旗山園區外拍夯,屏東縣前議長鄭太吉的陰影還在,「惡魔快走」 拉K男勒斃好友,改記名恐使議員面臨生命威脅;勤益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法政組召集人周宗憲則說,記名才能對選民負責,無記名投票會阻絕選民、政黨追究議員政治責任,恐有違憲之虞。陳俐甫進一步舉有黑道身份的前屏東縣議長鄭太吉為例,「若可以全部記名,早就都被他(指鄭)幹掉了,鄭太吉在我絕對不敢投」,中南部地區需要無記名保障,地方議員才有勇氣行使投票權。不過,周宗憲則持反對意見,在代議民主制度下,議員必須對其言論、表決向選民負責,無記名無法得知議員投票立場,阻斷選民追究政治責任的困難度;其次,政黨政治下,黨籍議員也有義務依照政策指令投票,若採無記名,亦會阻斷政黨追究其黨籍議員政治責任,兩者均有牴觸民主之違憲可能。周宗憲強調,議員根據代議民主原則、政黨政治運作所行使的投票權,性質上不是「權利」,而是履行其「義務」。東吳大學人文社回學院院長謝政諭也說,記名投票是一種趨勢,高度民主化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選舉也是採取「記名」投票;《憲法》保障投票人不受干擾,指的是一般公民,而非議員選舉議長,記名是議員對選民的負責方式。(中時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