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
防水頭
,5日在北京參加台灣研究基金會與解放軍智庫合辦的「蔣渭水學術研討會」,
塑身衣
,當晚並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大陸方面款宴,
電子產品組裝
,台籍北大學者林毅夫出席。被視為綠營參選下屆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柯文哲表示,
大陸專利申請
,這次登陸主要是「認識中國,
新竹房屋整修
,也被中國認識」,
預防水腫
,因為台灣終需面對中國大陸。新聞刊A2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離婚協議書範本
,,
市場傳出實價登錄後,
,實價課稅變相上路,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日表示,
,房屋買賣交易申報所得稅,
,依法本來就是核實申報,
,實務上常用的房屋評定現值乘所得稅額比例申報方式,
,屬於例外。
在不動產實價揭露制度上路時,
,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江宜樺,先前都曾對外宣稱,實際登錄制度不等同實價課稅,配套措施未完成立法前,實價登錄都不會作為課稅依據。
張盛和於實價登錄上路時也曾表示,實價登錄和課稅無關,查價是查個案,而且還是要看合約,因此要作為課稅基礎仍有欠缺,他認為實價登錄的資訊只是用來參考而已,不可當課稅依據,而且實際登錄也不是顯示每個房屋的價格,而是用區段來顯示房價。
不過,今年以來不少豪宅戶的買賣被以實價課稅,張盛和昨日重申,「財政部對於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不是等號,政府不會用實價登錄作為課稅基礎的政策方向,目前都沒有改變,現階段也沒有實價課稅的規劃。」
張盛和指出,所得稅法的課稅精神,本來就是有所得就要課稅。買賣房屋課徵所得稅,一直以來也都是依核實課稅的原則,國稅局查不到實價,才會同意納稅人按照評定現值乘所得稅額比例的方式申報。
至於外傳實價登錄上路後,民眾被要求補稅的案件有大幅增加現象,張盛和說,國稅局稽核都是依個案而定,他對查核實務的個案不清楚,但國稅局沒有掌握資料,不會亂查稅或要求補稅。,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台銀成力煥(右)運球越過金酒簡偉儒(左)。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台銀李維哲(左)運球直闖攔下禁區。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台銀奈維爾(左)投籃得分。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金酒郭少傑搶到的籃板球被對手一把撥開。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金酒林韋翰(左)運球越過台銀李維哲(右)。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台銀張博勝(右)運球越過防守他的金酒林韋翰(左)。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台銀張博勝帶球上籃得分。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
,金酒林韋翰(左)與台銀李維哲(右)爭搶地板球。 (季志翔攝)
SBL籃賽台銀與金酒之戰。(中時即時),
勁永(6145)104年EPS 0.45元,
,去年度每股配發新台幣0.3元現金股息,
,創6年來新高,
,今股價開高0.15元至10.5元,
,殖利率約2.8%。勁永近年轉型為蘋果通路商,
,去年上半年蘋果iPhone 6/6 plus等新產品熱賣帶動,
,104年合併營收83.99億元,
,年增11.27%。稅後淨利1.47億元,
,年增約9.1%,每股純益0.45元,為近3年新高。勁永今年來因蘋果iPhone 6S/6S plus銷售欠佳,前2月合併營收6.5億元,較去年同期銳減73.52%。蘋果iPhone SE首波即將於31日上市,在香港及澳門經營蘋果產品專賣店的勁永可望受惠,第2季業績應可比首季增溫。(時報資訊),
▲南投YMCA和聯青社志工們在關懷弱勢老人歲末圍爐中表演歡樂歌舞。(楊樹煌攝)
▲南投YMCA和聯青社為關懷弱勢老人舉辦的愛心歲末圍爐餐宴。(楊樹煌攝)
▲南投YMCA總幹事朱德華致贈弱勢長者禮物。(楊樹煌攝)
國際聯青社中區委員會與南投YMCA,
,為關懷弱勢獨居長者,
,今27日在草屯成都餐廳舉辦「弱勢老人歲末圍爐」活動,
,會中除有精彩節目表演,
,並有志工貼心的夾菜服務,
,讓長者們提前感受暨溫馨又充滿年味的暖暖圍爐。今年的弱勢老人歲末圍爐,
,共邀請草屯地區獨居長輩及弱勢家庭共300位民眾參與,
,活動中最令長者感到溫馨的,還是聯青志工貼心的桌邊服務,並也發送每位長年節伴手禮,讓所有長者都歡欣樂開懷。另在餐會進行中,為讓長輩享受熱鬧、歡樂的圍爐氣氛,不但有南投YMCA、聯青志工以及學員的歡樂舞蹈,並也邀請各愛心團體進行川劇變臉、吉他老歌演奏和芬園國中學生的獨輪表演,讓長者在熱鬧、開心的氣氛中,享受愛心餐宴,提前歡度佳節。(中時即時),
中國選手連年稱霸國際桌壇,
,有「中國長城」之稱。被讚譽為「台灣小巨人」的桌球一哥莊智淵,
,分析中國長城「不是一天造成」的根底。
莊智淵說,
,「中國會集訓17、18歲全部的選手,
,冒出的那一、兩個,
,再叫上去另一層,
,可我們沒有這個環境。」另一個關鍵在,
,「他們的世界冠軍,退下後就當教練,把以前犯過的錯跟小孩子講,我們是一個試、兩個試、三個試,自己打自己的。」
對於桌球兩大「強權」,莊智淵表示,歐洲球員「打球的靈感比較好」,但中國隊技術細膩,「從發球到接發球的技術很好,歐洲即便『來回』很厲害,但中國在前面幾下就把你弄死了,根本打不到後面。何況如今中國球風已經融合歐洲,更厲害了。」
莊智淵表示,其實台灣「苗子」很多,以陳建安來講,資質不錯,「但若中國選手算一流,我是二流,陳建安可能在三流,而他現在需要一個好教練讓他跳到二流。這個時間不能拖。」
(執筆:楊舒媚),
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響螺灣商務區,
,摩天大樓林立,
,卻像是一座「死城」,
,當中一些大廈已經停工,
,自2010年第一幢大樓建成以來,
,這裡始終吸引不了租戶入住。日前,
,區內中鋼國際廣場開啟第2標段工程,
,大家才又記起響螺灣商務區這個「中國曼哈頓」到底何年何月才能美夢成真。大陸花費近600億元人民幣(約3千億元台幣)打造的「中國曼哈頓」,
,按照最初計畫,2007年正式奠基時,共開工建設了39個項目,包括48棟大樓。目前,響螺灣商務區仍有許多項目尚未落成,已經落成的項目也大多未使用或空置。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只有約1/3項目完工,大樓竣工比例僅35.4%。在未竣工的項目中,建築體量較大的屬中鋼國際廣場以及響螺灣月亮島2個項目。中鋼國際廣場,當初由中鋼集團投資,中鋼國際置業有限公司、釣魚台國賓館、美國米高梅集團聯合開發,但由於資金、中鋼高層人事調整等原因,釣魚台國賓館與美國米高梅集團相繼退出。2011年花費約2億元完成地基後,一直處於停工狀態。直到今年1月,中鋼集團啟動第2標段即地下室部分的招標,資金由中鋼自籌,工程由中建八局承建,才稍看到牛步的建設。業界人士分析,響螺灣商務區開工的39個項目,大部分是地方省市政府或國企投資開發的,而且都是主打高端寫字樓、酒店或商業綜合大樓,實際上辦公類產品線已經過剩,同質性也太高。響螺灣商務區依當初政府設定的規畫目標,2012年要初具規模,現在顯然是進度落後,未來,這個中國曼哈頓能否靠天津自貿區起死回生,仍是未知數。,
波蘭前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是波蘭民主化後唯一連任的總統,
,他近日訪台受訪表示,
,當時為壯大國家推動與鄰國和解,
,為波蘭奠立轉型基礎,
,從結果來看是正確道路。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niewski)在1995年及2000年兩度獲選為波蘭總統,
,是波蘭民主化至今唯一連任成功的民選總統,
,任內成功促成波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並於2004年加入歐洲聯盟,
,奠定波蘭政治、經濟及社會轉型的良好基礎。他近日訪台時接受中央社專訪,
,透露自己早期也曾是記者,及雜誌社擔任主編,後來參與波蘭民主化過程,在1989年波蘭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組織新政黨「社會民主黨」,從政後擔任國會議員,他最感到驕傲的是成為波蘭民主化後唯一連任的總統。波蘭位居中歐,陸地與多個國家接鄰,自古以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強權摧殘,但這位前總統在受訪時卻很少提到衝突,而是一直提到和解。克瓦希涅夫斯基表示,擔任總統期間,他的目標是促進波蘭民主經濟發展,進行與鄰國和解,舉辦公投通過加入歐盟,這為波蘭帶來邊界開放及很多投資機會,他認為是最重要的成就。提到與鄰國和解,他解釋,波蘭地緣位置相當複雜,與台灣相同,過去與鄰國有許多恩怨情仇,甚至是流血事件,但他為壯大國家選擇和解,從結果來看相當正確與成功,為波蘭奠下轉型的良好基礎。至於能對內獲得選民支持,這位前領導人談成功之處是當時整合成立一個聯合政黨,贏得人民信任,讓大家相信「做為領導人,我是團結所有人而不是分化或排擠他人」,就如同他選舉時提出的口號「選擇未來」及「波蘭是共同的家園」。克瓦希涅夫斯基曾在1988年應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邀請訪華,這次再訪台灣,他說這個時間點很有意義,總統大選剛結束,民進黨新政府即將要上任,希望亞太區域和平穩定,除對兩岸是好事,也對國際社會有正面意義。1050319(中央社),
開記者會,
,這是現代傳播行為中已屬傳統的舊把戲,
,所以仍受媒體歡迎,
,且受新聞發布者看重的,
,還在那具有舞台效應的現場答問,
,況且還能把各路媒體一網打盡。擁有且高度標榜新聞自由的社會,
,只聽說有記者拒絕應召的,
,還沒聽說不讓記者來的。只要看到發言檯前成排的麥克風,
,若標兵然,
,不管是總統、總理或任何領導人、商品推銷者乃至媒體寵兒,除非是喪禮,只要走進記者會場都會見獵心喜人來瘋。有人開玩笑說,邱吉爾和戴高樂在墳墓裡聽得要開記者會都會挺起來。更不用說,日本首相佐藤連在睡夢裡都還看得到記者在臥室裡行走。這是現代社會「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 theory)相互為用的高潮。所以指相互為用,係指訊息需要通過媒體傳播。媒體有賴記者親赴訊息發布的現場,有無新聞自由的基本檢驗就在記者有無採訪的空間,更重要的檢驗則在訊息的發布現場,是否要憑票入場。媒體為求訊息且要憑票入場,試問如何要求媒體扮演「看門狗」的角色,還是樂見媒體淪為「傳聲筒」?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日前因不滿《中國時報》下的標題,公開抵制中時記者現身記者會,這是主場逐客,記者怎麼成了記者會的不速之客。看到這則報導,筆者原本對林義雄的高度肯定,頓時起了變化,即個別記者的採訪權或採訪空間可以因訊息發布者對媒體的好惡而有所取捨,進一步追問,難道新聞自由在台灣可以有不同的適用標準,或林義雄個人擁有限制記者現身的特權。林義雄在記者會中可以拒絕回應中時記者的提問,拒絕接受一對一的採訪;但記者會的屬性具有公共、公開和透明性質,是具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最在意的公共空間。準此,林義雄不發通知開記者會則已,要開記者會即無任何理由明知其為記者而拒絕其入場,更不可點名要求離場。記者成了記者會的不速之客,非但不受歡迎且以不離場拒絕發布聲明,簡直就像軍中的班長為求單兵就範,處分全班小兵不得進餐一般。林義雄拿訊息以為餐點,中時記者如同單兵然,若不離場,其他記者即不得進食。這是什麼道理,不但涉及對公共空間的開放性質缺乏認識,若以不得進食為例,這還涉及人權及人道,更無論新聞自由已遭踐踏。奉勸林義雄,台灣民主化的基石就在有無新聞自由,就在媒體能否扮演監督朝野的責任;記者會少了一位記者不足惜,但新聞自由的基石不容少掉任何一塊,因為那會是民主共識的崩解和終結。記者會若失去開放和公共論壇的屬性,那只能是個人崇拜、製造政治神話和一言堂的開始。施明德為年輕議員無知不用功且有意無意扣帽子而勃然震怒,這是求好心切,也在規範政治風氣不能因為黨同伐異而下流下作。林義雄可以對媒體編輯標題不滿,可以對媒體所持的政治立場不滿,可以用重話批判;但殃及記者的採訪,限制記者會場公共空間的開放性質,對台灣民主社會和新聞自由可是地動山搖。(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