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盛銀行透過亞太卓越銀行的策略優勢,
,在台灣獲利同步大幅爬升,
,圖為澳盛台灣財富管理團隊之一。(陳碧芬攝)。
中信銀行傍晚公告,
,收購ANZ澳盛(台灣)商業銀行的金融資產約當台幣12億元,
,澳盛銀行對此回應表示,
,這是配合集團策略,
,定期審視營收來源的調整結果,
,基本上是法人金融業務非常小的比例,銀行需要把資源專注於獲利較佳、整體貢獻度高的部位。據了解,澳盛台灣要以此項回應,確定表態,台灣仍是澳盛銀行在亞洲重視的市場之一,沒有任何要撤出哪個市場的疑慮,台灣的許多業務因為調整而能創造更多獲利。澳盛銀行集團於1980年進入台灣市場,設立在台第一家分行,於2013年4月正式營運澳盛銀行集團在台子行-澳盛(台灣)商業銀行,具體展現澳盛集團經營台灣的承諾,近年來獲利表現已爬升到外銀第三的排名。澳盛銀回應下列2點:1. 配合澳盛銀行集團策略,定期審視集團成員營收成長情形、獲利率及資本使用效率,以確保集團內各成員均能滿足快速成長客戶的資金需求及為其提供解決方案,同時並維護澳盛銀行集團之股東權益。2.澳盛銀行集團此次業務調整係以一個客觀標準審視現有客戶群後所為之審慎決定,以期將銀行資源專注於獲利較佳及整體貢獻度高之企業。(工商即時),
三月份央行鬆綁房市後,
,買氣果然逐漸回籠。住商機構統計全台加盟店五月份交易量,
,全台交易量較四月份多出1成9。台中大增2成8,
,新北增加2成3,
,高雄也量增2成。不過並非所有地區都回溫,
,北市小縮3.9%,
,桃園微減1.55%,
,表現較弱。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
,央行降息與選擇性信用管制鬆綁後,
,有助提升看屋量,成交也因此回暖,本月以相對低價個案為多,某些中南部高總價土地與廠辦開始出現詢問度,且多以自用為主,顯見斤斤計較的避險盤已經逐步出籠。(中時即時),
小咖資產族也能賺飯店財!最近文創或是精品旅館盛行,
,腦筋動得快的創業者,
,自創品牌承租西區商辦變成文創旅館之後,
,經營一年再轉手出售經營權,
,獲利淨賺1000多萬,
,報酬率一倍。商仲業者表示,
,從台北車站附近至西門町是自由行商旅的一級戰區,
,2~3年前布局的小型資產客,已經獲利出場。案例包括投資客承租單層或是整棟商辦都有,位於西門町、承租單層的業者自創品牌後,等營運上軌道,再把經營權轉手賣出,該案例投入1000萬元,以2000多萬元出售。接手者不用請執照、或重新訓練人,樂得有穩定收入。商仲業者解釋,這當中因為投資客是簽下10年的租約,房租保持10年不漲,且2~3年前商辦還是空置的狀況,所以租金每坪1000出頭,現在行情都已經到了2000多,所以租金上的優惠納入經營權的售價裡。現在商辦承租給商旅業者,租金最高落在許昌街和南陽街一帶,每坪可到3500元。(中時即時),
大陸熱門電視劇有多愛重播?根據大陸網友統計,
,除了近期最夯的《後宮甄嬛傳》,
,大陸劇《亮劍》和《西遊記》更分別重播達三千及兩千多次,
,被網友封為「神劇」。針對「神劇」屢播不膩,
,《人民日報》引美國一項研究稱,
,經常重溫喜愛的電視劇,
,有助增強意志力和提高自我控制力。
大陸網友統計十大重播「神劇」,
,其中以軍事題材小說改編電視劇《亮劍》,五年內重播逾三千次摘冠,八六年版《西遊記》已重播逾兩千次緊追在後,其他如《還珠格格》、《家有兒女》、《喜羊羊與灰太狼》、《武林外傳》、《王子變青蛙》、《浪漫滿屋》與港版《射雕英雄傳》等知名電視劇也榜上有名。
台灣已重播七遍的甄嬛傳,大陸更熱度不減,河北衛視號稱春節期間「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出,北京、天津、江西、東方衛視等電視台也跟進,惹得網友吐槽:「一天內就看見安陵容死三回」。
大陸電視台一名工作人員直言,「成本低,效果好」是電視台鍾愛重播經典老劇主因,「重播每集價格只要幾千塊(人民幣),電視台每天有大量時間要填充,製作新劇、新節目顯然划不來。」
電視劇瘋狂重播,也引來陸媒議論,《人民日報》昨指出,重播電視劇,不僅造成觀眾熱情透支、浪費播出資源,也反映大陸電視劇市場缺乏原創的困境。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重播不全然是壞事,美國有研究指出,經常重溫喜愛的電視劇,有助增強意志力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行政院今天表示,
,國安單位報告國內尚無遭受恐怖攻擊的情資,
,尚未能確認台鐵車廂爆炸是否為恐怖攻擊。為免後續效應,
,已請交通部於松山車站開設應變中心。?機場等交通設施加強戒備。行政院表示,
,7日晚間9時57分台鐵新竹往基隆1258號區間車第6車廂停靠松山車站第二月台時發生不明爆裂物爆炸事件,
,已知24人受傷,
,送醫治療。行政院表示,
,國土安全辦公室第一時間接到消防署通報,
,立刻報告行政院長官,
,並向相關單位查證結果,國安單位表示國內尚無遭受恐怖攻擊的情資,尚未能確認是否為恐怖攻擊。為免後續效應,已請交通部於松山車站開設應變中心。行政院指出,案發原因尚待警政署調查,已做好現場證據保存,積極偵辦,傷者也由鐵路局派員一一慰問。行政院並表示,目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警政署長陳國恩以及國土辦副主任黃俊泰已前往現場瞭解,全面啟動應變機制,並由交通部啟動重大人為危安應變機制併防颱應變中心,並請機場等交通設施加強戒備,以避免後續效應。1050708(中央社),
中職昨於新竹進行本季首戰,
,新竹球場有36年歷史,
,缺乏維護且連日下雨,
,球員看了後猛搖頭,
,大都認為不適合打職棒,
,張泰山甚至說:「還要比嗎?」
新竹球場老舊,
,場內設施機能、場地平整度、看球舒適度已無法滿足職棒。昨日賽前三壘後方到外野草皮,
,甚至三壘界外區都凹陷,
,三壘手後退或到界外接球,不注意恐會摔倒。
左外野到本壘邊線上下起伏有如波浪狀,有球員形容像中山高北上桃園到林口的上坡路段,過了林口又是下坡,直接衝回本壘。
獅隊先發投手羅納得賽前到投手丘觀看,上下兩塊投手丘已無紅土保護,直接裸露,若不慎恐會腳受傷。賽前他還緊盯場務人員整理投手丘,深怕有閃失。
獅隊林岳平站上投手丘再小心翼翼走下來,開玩笑說:「我怕腳陷進去。」象隊投手林煜清說,新竹球場僅一個水龍頭且無熱水,得全身臭汗坐車回家。
新竹下一場賽事是4月23日義大與兄弟,有球員打趣:「那天曼尼會來嗎?如果來了一定會氣死,且還要戴著口罩,因為尿騷味太重了。」
中職今年在新竹有10場比賽,都是象隊主場。球團表示,新竹市府希望安排比賽,竹科科技公司更要求多安排場次,聯盟與象隊則都要求改善球場。
昨日是新竹本季首戰,但市長、副市長都未來。棒球場已是竹市都市更新計畫一部分,預訂拆除後改建商辦、優質社區與休憩空間,再另擇地點蓋球場。,
光學元件族群尾牙大拚場,
,包括佳凌(4976)、亞光(3019)和今國光(6209)都在上個週末假日舉辦旺年會。由於今年的產業景氣向上,
,部分則甩開之前營運包袱,
,也讓3家老闆同聲大喊今年好。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
,柯達(Kodak)品牌復活,
,該公司也成為唯一供應商,
,將推出一系列高變焦類單和無反光鏡產品,
,加上手機照相鏡頭打入多家大廠,
,以及WiFi微投影機助陣,
,「今年不賺錢不行了」!
從光學元件起家的亞光,一度是高獲利的長青樹,直到2007年的EPS仍高達8.6元,甚至2008年還保有3.98元水準,但隨後連續3年出現虧損,而去年第3季終於出現單季轉盈,營運出現曙光。而今年在既有的獲利產品線如瞄準鏡、CIS和手機照相鏡頭持續擴大戰果,加上其餘產品線也要拼轉盈,也讓出席尾牙的高階主管群展現久違的笑容。
若以造成前年營運大虧的「禍首」柯達來說,其「Kodak」品牌已由美商JK Imaging控股公司接手,而亞光則成為「唯一」的代工廠,重要性反而更升一級。賴以仁當場展現一系列36~52倍光學變焦、大光圈的高階類單眼機種,以及無反光鏡單眼相機,未來每年還推出新的可交換式鏡頭。
至於亞光領先國內業界所開發的微投影機(Pico)產品,也增添生力軍。賴以仁表示,亞光去(2012)年微投影機銷售量為15萬台、亮度為45流明,今年則推出具備WiFi功能、流明度拉高到60的新產品,可支援蘋果iPhone、iPad和Android系統,在日前的CES展中亮相獲得高度評價,今年預估出貨量可成長至20萬台。值得注意的是,亞光已開始對中國大陸的手機廠出貨內建微投影的模組。
在手機照相鏡頭方面,賴以仁指出,去年單月出貨量約2,000萬顆,「歐美想得到的大廠都有出貨」,至於今年的成長幅度也在3成以上。
亞光的旺年會以「榮耀之路航向新世紀」為主題,賴以仁表示,去年已完成內部整頓改造,今年則會落實各事業部門利潤中心制,對今年獲利深具信心。,
多頭群龍無首,
,台股指數勉強守住8700點!台股指數連續大漲5周後,
,逾1000點的漲幅開始面臨調節賣壓,
,上周台股周線收黑終止連5紅,
,今天亦未見多頭奮起,
,儘管早盤在股王大立光(3008)、台積電(2330)及新藥報喜的智擎(4162)等開高,
,以及塑膠類股等傳產股走強帶動下,
,台股指數以紅盤開出,
,但因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追價意願不足,盤中指數由紅翻黑,所幸,雙鴻(3324)、兆利(3548)等中小型股再度轉強,上周重挫的儒鴻(1476)等亦回穩,高價車用零組件股同致(3552)及為升(2231)等續強,穩住台股多頭信心,讓台股指數力守8700點,截至11點20分為止,加權股價指數為8700.34點,下跌4.63點,成交量為420.19億元;OTC指數為129.63點,下跌0.42點,成交量為151.62億元。今日上市各類股中,以橡膠類股表現最佳,上漲1.62%,其次是食品類股及塑膠類股,分別上漲0.52%及0.48%;表現較差者為觀光類股、鋼鐵類股及電纜類股,觀光類股下跌1.18%、鋼鐵類股下跌1.13%、電纜類股下跌0.94%。就技術面來看,受到前一日美股上漲的激勵,上周五台股開盤上漲14點以8758點開出,早盤營建股受降息並解除房貸信用激勵下,相關個股全面噴出大漲,為盤面上唯一亮點,之後市場買氣縮手,指數震盪走低,盤中指數在8700點附近低檔狹幅整理直至尾盤,終場以8704.97點作收,累計一周下跌105.74點,跌幅1.2%,周線收黑K,終止周線連5紅,5日均量亦縮減至789億元,OTC指數部分亦是下挫1.53點,跌幅1.16%;今天台股在上周五歐美股市皆休市,由傳產股領軍力撐,早盤指數力守紅盤之上,多空在8700點附近僵持;上周一指數上漲創波段新高8840點後,指數連續4個交易日拉回,5日、10日均線宣告失守,並回測年線支撐,短線多方氣勢轉弱,由於目前台股已累積了千點以上的漲幅,短線獲利回吐的賣壓不可小覷,尤其在國內央行降息後,盤面輪到基本面疑慮最深的營建股補漲,更加深指數高檔盤頭的負面聯想,而上周並首度跌破了10日線,成交量更明顯萎縮,大盤短線恐有拉回之虞,尤其是上周五外資已經開始出現賣超,且期貨多單開始減少,因此外資在摩台指結算後,是否持續做多值得留意,由於本周為104年年報最後公布期間,之後則進入3月營收公告期,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下,若國際股市未見連續大漲,台股將陷入盤整,預估本周台股指數將在8700點上下150點震盪。台股從元月底以來反彈約1000點,從低點統計至3月24日漲幅達14%,而外資期貨多單也創下歷史紀錄,在總經面來看,美國經濟呈現穩健格局,就業數據與消費數據均強,且FED暫緩升息,短時間內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台灣2月出口總值因工作天數減少,月減20%至178億美元,為金融海嘯後最差表現,不過,目前半導體回補庫存需求出現,預估2016年中出口可逐步轉正。儘管台股短線漲幅已大,指數往上的壓力漸增,但因台股股利率高,可持續吸引資金進駐,向下有支撐,指數預計在高檔震盪盤整,4月開始進入第1季財報公布,市場將關注主要廠商對於下半年景氣的預估,下半年景氣復甦與否,將左右大盤的走勢,若能有基本面支撐,大盤下半年可望有表現空間。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沈建宏表示,台股目前本益比與本淨比已修復之前偏低的評價,若要回升至長期均值,仍有待於企業盈餘之好轉,市場現在關注即將公布Q1財報,目前預估在營收衰退與台幣升值的情況下,可能較去年同期衰退,此外,主要大廠對於下半年景氣預估也是左右大盤的主因。近期外資持續買超,預期至4月初仍有高點可期。然第二季將面臨指數漲高但基本面能否跟上的問題,指數可能修正;第二季負面變數包括:第一季財報受台幣升值的影響、出口是否落底回升;520總統就職後,中國的後續反應是關注重點。(時報資訊),
重量級的三星電子股價再創新高,
,以及外資歸隊後持續買進,
,周二南韓KOSPI指數收漲0.88%,
,為2043.97點,
,刷新10周高點。投資人看好去年第四季的業績初估報告,
,三星電子終場收漲1.05%,
,盤中一度上漲1.4%。韓元升值0.4%,
,收在1,
,203.5兌一美元。(時報資訊),
市議員黃馨慧(左)痛批龍團隊逢胡必反,
,造成BRT僅1年就慘遭腰斬!(陳世宗攝)
市議員顏莉敏(左)關心BRT系統遺留下來許多設備都尚未驗收,
,憂慮是否會影響保固。(陳世宗攝)
交通局長王義川說,
,快巴公司經董事會決議後解散,
,並分四方面辦理清算作業。(陳世宗攝)
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針對BRT公司清算一案,
,19日於議會中砲聲隆隆;市議員黃馨慧痛批龍團隊逢胡必反,
,讓BRT 1年就慘遭腰斬;並以104年監察院審計報告,
,抨擊BRT公司虧損主因是政策所致。交通局長王義川說,
,快巴公司經董事會決議後解散,並分4方面辦理清算作業。台中市議會今日召開交通地政委員會聯席會議,交通局長王義川提出「BRT財務營運及清算進度與後續處理狀況」專案報告;市議員李榮鴻、顏莉敏、何敏誠、李中、楊正中、黃馨慧、陳政顯、吳顯森、曾朝榮等人發言關心。黃馨慧表示,林佳龍上任後就痛斥BRT行控中心無法正常運作、機電恐過熱疑慮;為何不是改善缺失,卻選擇作廢BRT?楊正中拿出行控中心正常運作的照片,狠狠打臉交通局說謊;BRT公司清算有16名面臨資遣的員工仍懸而未決,盼局長拿出道德良心妥善解決。市議員顏莉敏關心,BRT系統遺留下來許多設備都尚未驗收,憂慮是否會影響保固?李中表示,目前市府規畫將32輛雙節公車出租,出租應屬於處分財產的一部分,應經議會同意後才能辦理!王義川指出,BRT公司經董事會決議解散後,分業務、資產、債務、員工等4方面辦理清算作業;過去快巴積欠市府租用雙節公車、場站、機電系統與土地租金近1億1566多萬元,將待清算人就任後歸還。3家聯營客運公司所積欠的1914萬元租金,將依契約追討。王義川強調,BRT土建工程經費10億3337萬,機電設備經費4億9936萬元,都已啟動驗收作業,目前在初驗階段,預計年底可完成驗收;雙節公車廠商保固期,將自驗收完成後才開始啟算。57位員工有3位離職、16位資遣、38位商定留用,並轉任新的捷運公司。(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