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賢鑽神轎底,
,鑽完直呼太幸運了。(馬國賢提供)
馬國賢開心參與宗教盛事。(馬國賢提供)
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日前起跑,
,數十萬信眾跟著媽祖的鑾轎進行遶境進香祈福,
,藝人馬國賢也隨著節目《地球的慶典》外景拍攝全程參與活動,
,他原本以為人潮太多,
,頂多只能看到媽祖的鑾轎經過,
,沒想到竟然意外成功鑽了轎底,
,讓他興奮地直呼今年一定一整年好運連連。狂喜的馬國賢把鑽轎底的照片po上網路分享後,網友質疑:「要鑽轎底的人是要禁慾的!」質疑他有沒有乖乖「守身」,不然對大甲媽祖可是大不敬。結果感情空窗4、5年的馬國賢立刻回嗆:「禁幾百年了啦!」反讓網友笑翻。馬國賢說這次的繞境,他一共要跟著拍8天。除了外景要介紹的在地美食,他也盡可能虔誠吃素,原以為不吃肉加上遶境很耗體力,應該會變瘦,哪知素食太好吃了,他的體重反而一路直飆至80公斤,來到人生最高峰。對於網友提醒的「禁慾3天」,很久都沒交往對象的他,無奈地說:「禁很久了啦!」公開回答這麼私密的事後,他也覺得很尷尬:「其實今年工作算滿順的,拍了八點檔《加油!美玲》外,又軋了二部大愛台的戲,也接了二個外景主持,就是感情一直處於空窗的狀態,這次好幸運鑽了轎底,希望媽祖除了保祐平安,也可以早早實現我成家立業的願望!」(中時即時),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今天表示,
,只要環境污染的問題沒有解決,
,食安問題也很難做到徹底消滅,
,如果政府不再注重食品安全教育這一環,
,嚴懲不足以治本。高志明今天出席「從大安醫院到義美食品」特展開展記者會,
,義美位於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的「起家店」曾是蔣渭水創辦的大安醫院舊址,
,當大安醫院結束營業後,
,才由義美創辦人高番王在1934年承租原址設立「義美商店」,
,也是目前義美食品的前身。高志明表示,
,食安問題的根本,在於陽光、空氣、水都受到污染,使得農作物生長的土壤不健康,土壤不健康,農作物自然不夠好;沒有好的農作物,無論是烹調或加工,都不會有好的材料。對於食安問題,高志明認為,若是人為因素當然要嚴懲,但很多小型攤商並不了解如何落實,這就是政府必須要從小落實食安教育才能改善,教育做好了,才能談到後續的懲罰。高志明建議,新政府可以在行政院層級建立部會統合的平台,從根本解決食安問題,過去規範不完整之處,可以共同努力。1050326(中央社),
■華仔(右圖右)在《盲探》與高圓圓十指交扣、攬腰貼面共舞的劇照曝光,
,他說拍片時,
,腳曾被高踩到發腫,
,「也許是我引領得不太好,
,我們最初總掌握不好節奏和速度。」華仔說,
,高在片中國標舞的水準,
,已經可以去公開演出了,
,「要把劇情加進舞蹈、演技融合舞技,
,表演起來就比較困難。經舞蹈老師的指導,
,我們才完美地拍完這場戲。」,
KPMG 台灣所(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今晚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尾牙晚宴,
,席開198桌堪稱歷年最多。KPMG台台灣所主席于紀隆也帶領經營團隊一同上台,
,向KPMG台灣所2000多名員工舉杯,
,感謝所有員工一年來的辛勞。當晚尾牙最大獎現金10萬元,
,還有全球/亞洲線不限航點機票、百貨公司萬元禮券等,
,總金額突破百萬元。而尾牙的開場表演特別邀請KPMG China 華中、華東區的同仁前來表演,
,于紀隆及副執行長游萬淵特別壓軸出場表演超炫的LED舞,于紀隆笑說:「為了這場表演,本來我們是要表演轉火把,但是礙於場地,只能旋轉LED舞棒,希望表演的誠意能夠讓同仁感受到!」尾牙表演除了同仁自願表演外,還邀請知名歌手畢書盡及家家獻唱,將KPMG台灣所的尾牙宴帶到最高潮。(中時即時),
我國生技產業今年被列為政策發展五大創新研發產業,
,擬全力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
,產業前景一片看好。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將在7月19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6生技產業跨界高峰論壇」,
,為配合政策推動,
,盼落實創業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活動當天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出席指導,
,現場有「掌握生技環境與資源」、「就視生技產業線」及「台灣生技產業核心技術價值及發展」等三場主題演講,
,分別邀請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太景生物科技(股)公司董事長許明珠及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甘良生等專家發表演說,
,以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黃翠慧分享多年創投經驗及產業創新觀點,
,激發產業與創新交會火花。除產業專家經驗分享,
,活動亦邀請易威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仁及上智生技創業投資(股)公司總經理張鴻仁等產業重量級巨擘到場,以產業先驅之角度與後起質優、潛力生技企業相互交流,期能藉由大帶小、資深引領創新的方式促進經驗傳承。活動詳情請洽方小姐,電話:02-27035536,分機22(中時)
2016生技產業跨界高峰論壇,
大陸研發團隊開發的「立體快速巴士」(Transit Elevated Bus,
, TEB),
,2日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試行。首席工程師宋有洲表示,
,此種巴士替代40輛普通巴士,
,載客量高達300人次。根據BBC報導,
,此種「立體快速巴士」又叫「巴鐵」,
,是由電力驅動的新型綠色環保大眾運輸工具。車身全長22公尺、寬7.8公尺、高4.8公尺,
,隆起的車身上層載客,
,下層騰空部分可讓2公尺以下的車輛正常通過。2日,
,一節巴鐵車廂在秦皇島首次上路,被稱為「巴鐵1號試驗車」,車廂內共設有55個座位及20根直立扶手。另車廂內還多個電視螢幕和4個動態地圖,方便乘客查看交通狀況。報導指出,這次試行主要是為了測試巴鐵的綜合能力,包括剎車距離、摩擦係數、耗電量等。現在並不清楚有多少個大陸城市有意引進這種超級巴士。(旺報),
颱風尼伯特肆虐重創台東。台北101大樓發言人劉家豪今晚表示,
,101大樓頂冠即日起將一連點燈3天,
,盼藉此提醒民眾一起為「台東加油!」。台東經歷百年一見的17級強風侵襲,
,造成眾多居民住屋毀損,
,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今天表示,
,對於受損住屋門窗補助認定標準,
,內部仍在評估中。另外,
,台電發言人蕭金益晚間也指出,
,尼伯特颱風造成全台累積停電數為54萬戶,在搶修後,目前台東斷電戶數仍約有3400戶,但因部分地區需要進駐重機具搶修,希望最快在明晚全面搶修完成。劉家豪今晚受訪表示,由於近來新聞聚焦台鐵爆炸案,但台東災區仍需各界援助,希望透過台北101頂冠點燈,讓民眾看見並伸出援手,自今晚6時30分起至10時止,一連3天,一起為「台東加油!」。101大樓以往遇到重大災難事件,常以一日捐方式來響應愛心捐助,劉家豪說,這次台東風災事件,實質援助行動,公司內部仍在討論,尚未定案。1050711(中央社),
旅居美國紐約的80歲台大醫學系校友萬祥玉,
,昨天捐贈300萬美元、約9000萬台幣給母校台大醫學院。萬祥玉表示,
,希望用這筆經費鼓勵台灣更多女性投入醫學研究。
台大指出,
,這筆捐款將規畫為「萬祥玉講座教授」基金,
,本金不動,
,每年提撥4%、12萬美元(約台幣360萬元),
,持續聘請女性講座教授,
,以醫學院女性婦產科教授優先,
,這也是台大醫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筆的講座教授基金捐款。
萬祥玉 NYU首位女教授
捐款儀式昨在美國紐約舉行,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和醫學院長張上淳特別前往接受捐款。
萬祥玉的女兒、也是醫生的呂瑋,以及從事音樂的兒子呂崧均在現場觀禮。
萬祥玉1958年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原想申請到台大醫院進行婦產科住院醫師訓練,但當時台灣對女性醫師接受度低,婦產科絕大多數都是男性沒有女性,因此決定轉赴美國追求自己的理想。
萬祥玉赴美後先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國王郡醫院中心實習,後赴賓州綜合醫院接受婦產科訓練,1969年接受紐約大學醫學院邀聘,在1980年成為紐約大學(NYU)首位女性教授,接生逾2500名嬰兒,她還是第一位將腹腔鏡技術引進紐約大學的專家。
不放棄 盼女性多投入醫研
事業有成的萬祥玉和丈夫呂鳳岐成立「呂萬基金會」,2002年時捐500萬美元給上海交大成立「文選醫學大樓」,2008年又捐500萬美元建立紐約大學婦女醫療中心。考量自己過去在台灣因女性身分發展受限,萬祥玉因此決定捐贈300萬美元回饋母校,專款培育女性醫學專家,尤其是婦產領域,盼鼓勵女醫師投入醫學研究與訓練。
台大主祕林達德表示,副校長湯明哲去年參加台大紐約校友會活動時,萬祥玉表達捐款意願,雙方經討論,台大在去年12月24日行政會議,修正通過以萬祥玉為名的講座教授捐贈合約書。
異地打拚 分享成就
台大對萬祥玉的捐款感到非常高興,更讓很多醫學院教授受到鼓舞,也盼能夠帶動校友捐款的風氣。在捐贈儀式上,張上淳當場邀請萬祥玉再回到母校走走,以她在異地打拚的成就,與學弟妹分享成長經驗。,
兆豐銀泰國子行為泰國唯一開業營運的台資銀行,
,兆豐商銀宣布,
,兆豐銀行泰國子行獲泰國央行核准增設羅勇分行,
,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開業營運。
兆豐商銀表示,
,「佈局全球,
,深耕亞太,
,布建中國大陸市場」是兆豐的中長期策略,
,目前成立的34個海外據點中,
,已有19個據點位於亞太地區,未來更將以成為亞洲區域性銀行為發展目標。
兆豐銀行泰國子行於民國94年8月由原曼谷分行改制成立,目前設有總行等四個據點。
兆豐銀行泰國子行去年11月向泰國央行申請於曼谷東南方約200公里的重要工業重鎮─羅勇府設立羅勇分行,近期已獲得泰國央行核准,正在加緊籌設腳步,預計於今年上半年正式開業營運。,
雄院審理,
,邱、林皆否認涉及毀謗犯行,
,並要求法院調閱林益世案偵查資料,
,證明自己所言不是無的放矢;林瑞圖則說,
,因先接獲他人檢舉信函,
,後由高市府內部人員提供環保局公文資料獲知地勇公司斷料令轉折過程,
,上節目前已經過查證。但承辦法官勘驗陳武進提供電視側錄蒐證影帶,
,認定邱毅、林瑞圖多次在媒體散佈不實言論已毀損陳名譽,分別依11次誹謗罪判處邱毅1年,另林瑞圖則依8次誹謗罪判處10月,均得易科罰金。邱、林2人不服1審判決向高分院上訴,他們在2審時指稱,節目上所言都是事實,內容可受公評;合議庭審理也再度檢視電視側錄蒐證影帶,但仍認定他們講述內容已毀損陳名譽,全案定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