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蘭花大展暨競賽評比21日在南投縣草屯鎮登場,
,將有來自全國上千盆蘭花同場爭豔,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長王源鍾(左)等人11日邀民眾到南投賞花。(南投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傳真 106年1月11日
全國蘭花大展暨競賽評比21日在南投縣草屯鎮登場,
,將有來自全國上千盆蘭花同場爭豔,
,還有狐狸尾蘭、虎頭蘭等多種蘭花展。南投花卉嘉年華系列活動「全國蘭花大展暨競賽評比」21日到2月5日在草屯鎮樸提蘭園展出,
,今天舉辦宣傳,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長王源鍾、農業處長陳瑞慶、南投縣蘭花發展協會理事長魏榮泰,
,邀民眾春節到南投欣賞來自全台灣千盆名貴蘭花。王源鍾說,全國蘭花大展21日起在樸提蘭園登場,除可欣賞少見、最有特色的狐狸尾蘭,還有來自各地的名貴蘭花,相當難得。欣賞蘭花之後,還可到南投縣農工商會展中心賞花燈、沙雕展、恐龍展,春節期間,南投天天熱鬧,適合全家出遊。陳瑞慶表示,蘭花是國內最具產值的農業項目之一,以歐洲、美國、日本為主要出口市場,其中,國蘭主攻日本、韓國市場,舉辦蘭花大展不僅對產業有實質幫助,更能促進同業交流,也讓民眾了解蘭花產業盛況。魏榮泰說,南投縣是國內花卉產地之一,文心蘭、蝴蝶蘭、虎頭蘭、狐狸尾蘭更是重要花卉,今年參賽蘭花達千盆,須經嚴格評審才選出總冠軍;會場規劃得獎蘭花展區、狐狸尾蘭、虎頭蘭、文心蘭、拖鞋蘭、嘉德麗雅蘭、國蘭展示區、花藝研習教學區。1060111(中央社),
台南大學附設小學發起全校學童「一人一信救藻礁,
,寄信給總統」,
,原希望募集二百封,
,結果獲得熱烈回響,
,全校超過半數學生參加,
,總共收到五五○封信,定今天上午十時集體寄出,催生桃園「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
發起人之一張景傑老師表示,藻礁是植物造礁,一年只能生長○.一公分,桃園藻礁有七五○○年歷史,厚度有四公尺,但近年來受工業廢水汙染及突堤效應,漂沙覆蓋影響藻礁存活。藻礁就位於桃園觀音鄉小飯壢溪口到新屋鄉後湖溪口之間,因此稱為「觀新藻礁」。
桃園觀新藻礁 剩四公里存活
張景傑在臉書上發現「觀新藻礁」瀕危,遂利用上周世界地球日,在學校發起寫信活動。他說,台灣有一千六百多公里海岸線,但藻礁區域不到五十公里,其中桃園就有廿七公里,目前只剩下四公里的藻礁存活。
今天上午十時,南大附小要在校園內舉辦寄信特典,五五○位學生將把蓋有「觀新愛璽」紀念戳章的信,親手投入會場的綠色大郵筒中,並敲下祈願鑼,建請總統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設立「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一起關心藻礁的未來。
台南一人一信 感動桃園鄉親
針對台南大學附小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行動,桃園在地聯盟總幹事潘忠政表示,「兩百公里外傳來的溫馨讓人非常感動!」他呼籲政府應該積極動作,將觀新藻礁畫設為「自然保育區」。桃園縣政府、地方居民、環保團體也都認同搶救藻礁勢在必行,但對於「如何保護」,卻意見不一。
據縣府委託台灣濕地學會的研究報告,觀新藻礁預計畫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分成核心區、緩衝區和永續利用區,當地漁民擔憂生活受到衝擊,也贊成分區畫設,保護生計。
保護區影響生計 規畫有爭議
環團則要求依文資法畫設為「自然保留區」,原因在於野保區僅針對「會動的」動物具有刑罰,且有得併科罰金的遏阻能力,但對於「靜態的」地景跟生態環境罰不到,唯有自然保留區才能對違規排放汙水的廠商發揮作用。雖經四、五月共五場公聽會,研究團隊已答應兩案併陳送交縣府考量。
縣府農業局植物保護科長胡淑芬說,縣府正尋求藻礁生態、產業及社區發展三贏的局面。對於環團、地方和縣府觀點的歧異,將持續溝通,一起為保育藻礁努力。,
浩鼎多位內部經理人在解盲前賣股,
,是否涉及內線交易,
,還待檢調單位釐清真相。(本報系資料照片)
浩鼎解盲失利引發一連串風暴,
,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質疑,
,公司內部人稍有釋股動作,
,就會引起市場揣測,
,甚至誤觸內線交易,為何浩鼎口頭說看好前景,還有那麼多經理人提前賣股?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直接打電話要營業員幫他賣10張浩鼎股票,更令人驚呆了!謝金河在臉書上表示,浩鼎案除玷汚翁啓惠的一生清譽外,更令人不解的是,公司內部人在解盲前的一連串釋股,像總經理黃秀美藉買房為由,以每天9張方式賣掉大多數股票,另還有其他副總經理等經理人員都頻頻有賣股紀錄,這就令人質疑為何把前景說得那麼好,還要提前腳底抹油?謝金河表示,最近6年他當兩家上市櫃公司的董事以來,一張股票都沒有賣過,因為任何釋股動作都會引發大家對公司前景的揣測,稍有不慎更容易誤觸內線交易。尤其浩鼎大股東中有小S公公許慶祥、大戶林滄海等市場人士,解盲前又有逾6千張借券放空,很難杜絕外界悠悠眾口。他直言,台灣近200家沒營業額的生技新藥公司上市,其中有辛苦一生、真正為產業奉獻,也不乏趁機撈錢、騙錢,甚至純心詐欺的公司,為保護善良投資人,建議金管會將新藥公司設立3道關卡:一是通過FDA,正式拿到藥証許可;二是產生實質營收;三是出現獲利。分3個階段,內部人及大股東、董監事才能釋出一定比例股份。(中時電子報),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節目,
,目前進行錄製階段,
,電視台對參選歌手及賽程都非常保密。繼27日傳出第一名被淘汰歌手為周筆暢,
,昨(28)晚該節目官方微博首度公佈官方確認參賽選手包括大陸實力派唱將韋唯、香港創作才女鄧紫棋兩人。
《我是歌手》第二季將在2014年1月3日首播,
,最近對外透露一份長達30的歌手大咖邀約名單,
,包括王菲、陳奕迅、李玟、那英、李宗盛、羅大佑等名單,
,但一直未公布實際參賽名單,
,引發外界揣測,為節目增添不少話題。,
國中教育會考明、後兩天登場,
,共有27萬5488名考生,
,在全國19考區、233考場應考,
,全國試務會提醒考生,
,電子產品須先關機或拔掉電池,
,若隨身放置,
,無論是否使用或發出聲響,經監視委員發現,記該生該科違規2點、扣該生寫作測驗一級分。明天早上考社會、數學,下午考國文和寫作測驗,後天考自然、英語和英聽,全國試務會表示,今年國中教育會考除了寫作測驗只考1篇作文、英語(聽力)3選1選擇題型、數學包含非選擇題型外,其他考試科目均為4選1的選擇題型。闈外辦公室主任黃贇瑾表示,會考已經邁入第三年,命題和試務已進入穩定,各科試題通過率抓在約55%的「難易適中」程度,沒有重大變革。最近幾天全台高溫,會考全面開放冷氣試場,黃贇瑾指出,若考試進行當中發生跳電、故障,無法修復,將開啟門窗與風扇繼續考試,考生不得要求更換試場;考生如應個人需求需自備外套、口罩等物品應考,必須先向監試人員報備後才能使用。若考試當下遇到地震,該如何處理?黃贇瑾表示,地震影響有區域性差異,因此由各考場主任決定是否要繼續考試,考生聽從廣播指示,如果需要疏散,試務人員會協助引導,後續是否要重考、送分等,則會召開會議決定。去年英聽測驗時,部分試場播音結束便收卷,引發爭議。黃贇瑾說,今年特別在試題錄結尾中加錄一句「聽力試題播音完畢,請監視委員待12時30分,鐘響起方可收卷」,讓試場內所有人都聽到,避免再發生錯誤。(中時即時),
為讓市民更了解社會住宅規劃及設計內容,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即日起舉辦「居‧有所位」社會住宅展系列活動,
,以「入住者」角度出發,
,發想適合居住的空間模式。圖為豐原安康段模擬圖。(市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廖壬楷傳真 105年4月7日
為讓市民更了解社會住宅規劃及設計內容,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即日起舉辦「居‧有所位」社會住宅展系列活動,
,以「入住者」角度出發,
,發想適合居住的空間模式。都發局長王俊傑表示,
,中央政府已有社會住宅新建計畫,各大城市在此新建計畫上都有進度,台中市目前規劃方向為8年1萬戶,另外,市府規劃社會住宅思考的不僅是「量」的問題,更重視居住空間形態與居住者行為之間的關係。王俊傑指出,社會住宅有別於國宅,是一種新嘗試,公共空間產生的活動應該與外部連結、與社區結合,盼透過這次活動,讓外界更了解台中市投注的不僅是量的衝刺,還有對社會住宅品質以及對周遭環境有更好的發展,改變市民對社會住宅的既定觀念。都發局表示,「居‧有所位」社會住宅展透過「社會住宅競圖競賽」、「社會住宅成果展覽」和「社會住宅論壇」等活動,以「入住者」角度出發,發想適合居住的空間模式;系列活動將陸續在大墩文化中心展開,而在IKEA台中旗艦店更有社會住宅實體空間,可讓民眾親身體驗。1050407(中央社),
以台灣正妹周子瑜為班底的南韓女團TWICE結束了新歌「TT」宣傳造勢活動後,
,成員們透過官方Instagram發布照片並留言感謝粉絲支持。南韓「亞洲經濟」今天指出,
,女團TWICE成員留言說,
,「感謝在嚴寒中支持我們的粉絲們,
,也感謝國內外支持我們的粉絲們。因為你們的支持,
,歌曲在音樂網站排名和音樂節目排名居首、MV點閱率也破1億次大關。天氣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別感冒,讓我們大家在MAMA頒獎典禮再見吧!」照片中,只見TWICE成員們身著粉紅色打歌服,她們擺著V手勢等可愛造型,面對鏡頭拍照,吸引粉絲們的視線。據報導,TWICE於10月24日發布了新歌「TT」,不論在音樂網站、還是音樂節目排行榜,均取得不錯成績。1051129(中央社),
立志中學應屆畢業生陳乙馨(右起)、趙唯均、韓宜霖會考成績優異,
,校長江澈與有榮焉。(立志中學提供)
高雄市立志中學國中部,
,連續3年都出了特招與會考狀元,
,今年也不例外,
,應屆畢業生陳乙馨及韓宜霖考出5A++作文6級分,
,滿分滿點的成績,
,預估今年有20%畢業可考取雄中雄女。除了2位滿分狀元外,另位趙唯均成績是5A++作文5級分,與狀元擦身而過;學校表示,5A以上預估可上榜雄中雄女學生有44位,佔國三總畢業生19.21%,近五分之一可上榜雄中雄女,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3位考出好成績的學生都有著共通的讀書特別,就是睡眠充足、目標明確及堅持正確的讀書方式,然後按部就班的持續進行。陳乙馨國一時,班排名約10名上下,但她仍堅持用肯定自我的方式,依著老師授課的步驟,持續朝自己目標前進。她很感謝父母能夠很開明,從不用責罵方式;有時偶爾偷閒滑手機,爸爸會叫她陪他去散散步的方式,讓她不沉溺於虛擬的網路世界,長久下來,對她能在課業專注力上的提升,功效非常大。韓宜霖表示,首見感謝父母不曾在課業上給她壓力,還會協助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感謝導師張永德,不論在課業、各種競賽或活動上都支持她。她分享的讀書經驗是,遇疑惑就立即解決,絕不讓問題過夜。趙唯均則說,升國中時,曾埋怨媽媽為什麼給我智慧型手機,卻不讓我使用網路;如今我能深切體會,因為媽媽的堅持,讓我在課業上更有專注力,不會沉溺於3C產品的使用上,也因此培養出我的自制力,可以在面對衝刺階段,專心一致的完成設定好的複習計畫。(中時稿件),
科技業第二代陸續嶄露頭角!昨天初五開工日,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次子林宇輝,
,為自己創辦的交友網站出席活動。對於外界關心林百里的健康情形,
,他半開玩笑地說,
,「老爸的身體比我還好。」春節長假後,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長子、宏碁雲端總經理施宣輝,
,十八日將現身為宏碁雲端體驗館揭幕。
不像傳統產業與金控老闆多為名門望族,已富過三代;打下台灣「科技島」美譽的科技業大老,普遍是白手起家。他們六、七年級生的子女,近年陸續步入青壯階段,職場表現與接班問題都引人矚目。
原本幾個科技業大老的第二代,都與「做硬體」的父親背道而馳,鍾情在文創與軟體領域。但科技業如今走向軟硬體結合的趨勢,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長子郭守正,已回到鴻海集團出任三創董事長,負責台北資訊園區的規畫與營運,日前代表鴻海主持資訊園區的上梁典禮。
近期廣達的接班布局也備受關注,傳出林百里妻子何莎積極運作,希望長子林宇軒繼承掌大權。昨天西洋情人節,林宇輝揪團到北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拜月老,輕鬆回應林百里健康問題,笑說,「爸爸三餐有專業食譜,飲食、睡眠、作息都有專人照顧,吃得好,穿得暖,身體氣色比我好。」他還透露,吃過年夜飯後,林百里隔天就飛到國外小島度假了。
林宇輝離開廣達,自行創業,最初遭到父親反對。林宇輝透露說,「我自小就不會乖乖照著家裡安排。」顯示他對想做的事有所堅持,不會輕易對家庭因素妥協。林宇輝創業的資金為自己的積蓄,不願向家裡伸手,避免企業經營遭到干涉,「若是他們提出建議,我沒照做,反而會打壞感情。」
林宇輝國中就到加拿大念書,自多倫多大學經濟系畢業後才歸國。在國外見到交友網站的成熟發展,對照台灣網路交友平台滿是負面新聞,他深信網路交友必定為「藍海市場」,於是一頭栽了進來。但網站兩年來不斷改版,燒掉五、六百萬元,慢慢才做出理想的模樣。
原本不樂見兒子創業的林百里,最後被林宇輝認真的態度打動。父子倆關係回溫,林百里還催促他婚事。不過林宇輝忙交友網站的事業,笑說,「用我一人的幸福,換很多人幸福,也蠻值得!」,
大陸周邊3大鄰國──俄羅斯、蒙古、印度的領導人,
,22日抵達中國大陸訪問。3國總理同時來訪,
,這在大陸外交十分罕見。陸媒稱,
,從本月初大陸領導人密集訪問東南亞,
,到3大鄰國總理同時訪中,
,凸顯出中國的周邊外交大提速,
,也繼續發展「周邊是首要」的外交座右銘。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初相繼訪問完東南亞國家,俄印蒙3國領袖則於同一時間來訪,大陸《新京報》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的話說,中國領導人剛出訪回國,而3國總理同時訪中,應是日程調整的原因,是技術性的時間安排問題。
大陸《環球時報》稱,從本月初中國領導人接連訪問東南亞,到月底3大鄰國總理同時訪華,「2013年10月,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周邊外交大提速的中國」。
中、印度首次年內互訪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則指,俄印蒙都與中國有綿長的邊界,3國總理訪中除聚焦經濟議題,也凸顯中國將繼續發展「周邊是首要」的外交座右銘。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總理辛格甫結束對莫斯科2天訪問後,22日晚率團抵達北京,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印度學者說,「這是記憶中,印度總理首次在同一次出訪之中,接連訪問俄羅斯與中國。」這也是自印度前總理尼赫魯1954年訪中以來,中印兩國總理首次實現年內互訪。印度媒體《展望周刊》稱,辛格此行是「重溫歷史」。
《環球時報》稱,辛格本周「新德里─莫斯科─北京」的腳步,讓外界聯想到議論多年的「中俄印同盟」,3大東方強國之間的每次聯動,似乎都被賦予「改變世界」的意義。
3邊不會形成同盟關係
不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不認為「中俄印同盟」會形成,他告訴《旺報》,3國既無共同敵人,也無一致利益,3邊在缺乏基礎紐帶下,不會形成同盟關係。他同時指出,自胡溫體制開始,大陸採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現在的習李體制也是如此,但周邊外交仍是首要,唯有穩定的周邊環境才有助於大陸發展。他說,習李兩人本月外訪後又邀請周邊3大鄰國來訪,含有打破日本拉攏東南亞國家圍堵中國,以及反制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意味。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