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燕跨年晚會人氣延燒到尾牙春酒秀,
,最近包下永慶房屋、橋蓮建設等大廠商的尾牙,
,她走物美價廉路線,
,一場60萬起跳,
,一共有30場,
,吸金1800萬,
,是今年「年終獎金」冠軍。
新廣告500萬入袋
據悉,
,她的價碼從去年的45萬漲到60萬,邀約不減反增,經紀人球球不透露價碼,「廠商要求不同,有的是3+1首歌、有的是唱組曲,價碼不同。」她每場必被點唱〈姐姐〉,又唱又跳,氣氛熱鬧,很多廠商攜家帶眷,小朋友、阿公都叫她「姐姐」。
有歌迷因沒看到她的大道具而失望,球球說,演出規格因舞台而異,尾牙大多在餐廳舉辦,不會有道具,但她會和大家多說話。2014年一開始,她也接到珍珠粉廣告,500萬入袋。高凌風日前暗批她,她至今不回應,更獲得粉絲讚美。
老蕭〈王妃〉能紓壓
「1111人力銀行」上月調查上班族「尾牙最想看到的男藝人」,蕭敬騰(老蕭)以28.46%奪冠,認為聽他唱〈王妃〉狂野嘶吼能紓解工作壓力,〈阿飛的小蝴蝶〉則很療癒。他以300萬接下英業達集團尾牙秀,帶Band演唱30分鐘,與演唱會規格相同,昨彩排到半夜,誠意十足,他一共接4場,一場300萬,進帳1200萬,是藝人身價之冠。
林俊傑昨到林口體育場參加廣達集團尾牙,每場250萬,共接6場,吸金1500萬。「1111人力銀行」調查的最受歡迎團體是五月天,接下宏達電、王品、研華等4場,入袋1400萬。,
屏東排灣族獵人蔡忠誠因自製獵槍,
,遭法院重判2年8個月,
,12月17日最高法院基於保障原住民文化,
,宣判蔡忠誠無罪。只是,
,這個判決出爐後,
,警政署卻說,
,將開會討論自製獵槍定義,
,並強調這只是「個案」,
,尚未修法前,還是依照現行《槍砲彈藥管制條例》執行,也就是照樣會抓「非法」改造獵槍的原住民。
自製獵槍問題存在已久,警政署僅同意殺傷力較小的「前膛式」獵槍,這種獵槍非但殺不死獵物,反會使獵人飽受膛炸危險,甚至因此眼瞎受傷,於是獵人大多改造獵槍,加入殺傷力較強的「喜得釘」(工業用底火)。
此種獵槍警政署以殺傷力太強,恐有治安隱憂禁止,而《槍砲彈藥管制條例》也沒清楚定義獵槍,原住民因不熟警政署規定,屢誤觸法。
警政署以治安為由禁止原住民在獵槍加入「喜得釘」,究竟自製獵槍是否造成治安隱憂?
警政署資料顯示,今年初到11月底止,持有自製獵槍原住民共3497人、自製獵槍槍枝總數4427枝,近3年來,查獲非法持有槍械共3982件、非法槍枝共4402枝;但另一方面,近3年自製獵槍刑案傷亡人數5人、黑槍高達370人。
自製獵槍數字和非法持有槍械枝數差不多,不過造成刑案死傷數字,黑槍卻比獵槍多出70倍。這樣的數字輔以最高院判決,警政署仍堅持以安全理由查緝獵槍。,
一種新的社會平衡力量「公益」+「企業」+「志業」的新結合模式,
,正在台灣發展開來,
,新的文明「社會關懷」已經開始了。整合工作、社會與企業的新營運模式,
,有資源與能力的人會發掘社會底層人的需要,
,營利企業會關注社會議題,
,執政者會關注社會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透過公益銀行提供微型融資,
,由志工負責營運,
,採微型創業模式,
,形成特有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彌補政府稅收不足、公部門能力未殆下,運用社會概念創造企業的運作,保障社會的空缺。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最早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廣為流行,《財富》和《福布斯》商業雜誌在企業排名評比時都加上了「社會責任」標準,在西方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視。而對那些為人服務的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創新是他們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日漸升溫,理論研究不斷深入,社會責任化趨勢日益凸顯。從公司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產生的經濟根源是生產社會化。在合作中,無論如何精巧的制度設計都會出現相對的重疊或空白,需要合作者主動承擔協調或彌補的責任。
誠然,制度的缺陷可通過道德彌補,而道德的缺陷卻無法通過制度彌補。由此就產生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社會責任形式和理念。
社會責任如何創新?
目前在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創新主要呈現出兩個方向。第1個方向是社會責任的行業創新: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其他行業的不同,所以,行業創新的核心是將社會責任與業務融合。首先,企業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履行責任;充分發揮責任特色,促進業務。譬如,電信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特色議題,是應對氣候變化。因為電信行業可以提供語音、視頻溝通的技術,減少出行,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應對氣候變化的浪潮越熱,對電信業務的促進作用也越明顯。
第2個方向是地域創新:即企業結合所在地區的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責任策略。以捐資助學為例,地處城市的企業可關注打工子弟;地處農村的企業可關注留守兒童。打工子弟和留守兒童問題看起來很像,細想則有很大區別。前者重點是教育機會、社區融入;後者重點是親情關懷。因此,企業在設計此類公益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所在地的特點,找到創新的切入點。
對誰負責、負什麼責?
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企業在照章納稅之後,就算完成了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就沒有必要再去承攬其他社會義務。企業如果負有太多的社會責任和道義感,這類企業肯定長不大,成不了大氣候。還有人認為,企業首先要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負責,然後才能考慮到社會。這些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思維方法似乎並不全面。企業是否僅僅是一架機械運轉的機器?企業具不具有人性化?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到底都負有哪些責任?的確是當前我國社會值得認真研究和討論的話題。
無庸置疑,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創新和生產,企業應當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給社會提供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企業是支撐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經濟單位。企業如果失去了生產和創新功能,那麼企業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價值。
因此,任何企業的第1要義是搞好生產,創造出市場效益,爭取為社會多納稅,實現它對社會的經濟責任,這就完成了它的主要任務。至於說企業的其他社會責任,有人認為是第2順位的事情,可以稱之為「份外」的事情。譬如,如何保障職工的勞動權利,要不要教育職工,要不要從事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要以企業的發展程度來定。如果企業有經濟實力了就可以考慮,如果沒有就顧不上了。
企業要不要承攬經濟責任之外的社會責任還取決於體制因素,在不同社會制度下企業有不同的表現。企業責任的變化以政府變革的程度而定。如果在經濟體制上,仍然實行計劃經濟,那麼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如果社會仍然是一個「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那麼企業的確不需要承擔多少「份外」的社會責任。
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就是一個大企業,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組織的一部分,企業不僅擔負起生產的任務,更肩負著對勞動者在生產之外的一切生活保障。在計劃經濟下,企業不僅是生產組織和經濟組織,更是行政組織、教育組織甚至軍事組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全能政治在政府的解構,政府在社會中的全能角色也在發生變化,企業與政府逐漸分離,企業對政府的一部分責任也在不斷剝離。
到目前為止,國內各類企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基本上實現了政企分開。在國有企業與政府指令逐漸分離的同時,企業身上所肩負的許多社會責任也在不斷地推卸,許多國有企業已經將職工的養老金發放交給了社會,不少學校、醫院、服務機構也實現了社會經營。
從整個趨向看,經過20多年的改變,國有企業逐漸走上了獨立經營的道路。計劃經濟下形成的企業辦社會現象逐漸消失。民營企業或股份企業中的人員關係變得更加明晰。只有進行這種變革,政府的國有企業才能輕裝上陣,才能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對國有企業來說,20年來改變的表現主要是企業減負。
但也必須同時看到,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也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連繫。企業來自於社會,也必將還原於社會,這是一種新形勢之下的社企關係。企業的生生死死,發展壯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有社會來承接它失敗的代價。更主要是,社會是企業的生存環境,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企業也難以生存下去。
因此,企業與社會有一個共榮的關係,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與社會甚至有著更密切的關係,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企業要通過納稅和繳費的形式來履行應盡的社會保障的責任,增強社會的保障能力。
企業與社會的共生關係
企業越成功,社區就越繁榮;反之,社區越繁榮,企業就越成功。通常而言,某個社會問題與企業的業務關係越緊密,利用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造福社會的機會就越大。
社會責任產生的社會根源是貧富差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兩極分化,不可避免地擴大了貧富差別,當差別達到 一定程度,就不僅威脅社會穩定,而且危害市場經濟機制本身的正常運行。
對此,需要社會各界以社會整體利益、全域利益、長遠利益為重,縮小差距、防範風險、化解矛盾。在此,企業的社會責任首當其衝。
社會責任是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法律規範的基本原則。社會責任融法、理、情於一體,引導社會成員及政府官員講道德、守規則,培養對社會負責的良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社會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為重,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國民經濟與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既不因眼前的利益而離經叛道,又不為局部的損失而患得患失。
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市場經濟商業道德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法律作為一種以權利義務的設定和制衡來調整一定社會關係的社會規範形式,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於我國企業見賢思齊,主動踐行社會責任,維護企業的社會公共形象,提升企業管理水準與核心競爭力。同時,全面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23日表示,
,當前大陸與日本、韓國正啟動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
,最快可能於2年內正式談判簽署,
,他憂心表示,
,目前台灣透過與大陸簽署ECFA享有的出口,
,「時間紅利可能只剩2年」,
,應要把握2年內抓緊與大陸合作的機遇。
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近日率理監事在江蘇走透透,
,一路從江蘇宿遷、淮安、南通,23日最後一站來到昆山,會見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
許勝雄會前接受《旺報》訪問時表示,現在很多日本企業受語言與文化的限制,透過台灣間接轉進大陸,這主要基於當前台灣與大陸擁有簽署ECFA協議優勢。
但他話鋒一轉說,大陸正與日本、韓國要直接啟動自由貿易談判,一旦簽署,未來不用透過台灣這一塊「跳板」能透過自由貿易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也就是說,台灣「跳板」的時間紅利只剩下2年。
他說,台灣進出口大陸加上香港站進出口貿易比重已達40%,而台灣出口東協比重約17-18%,東協與大陸又簽署10+1,等於台灣約57%進出口比重可以透過ECFA產生更大的效益,因此善用與大陸的合作優勢與善用時間紅利就很重要。
他說,未來2年,台灣與大陸ECFA是否能深入與擴大就相當關鍵,他說,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已經簽署,大陸赴台灣投資金額僅約10億美元金額仍不大,若能適度放寬,讓台灣與大陸企業進行更嚴密合作,就能掌握一些兩岸合作良機。
許勝雄也指出,台灣也應該塑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在租稅、居住與教育方面提供完善配套,政府應該更有相當企圖心去塑造吸引人才的環境,在人才方面蓄積能量,不但要把國外人才吸進來、也要把本土人才留下來。他說,台灣未來與其他地區在競爭人才才上正在進行一場「拔河比賽」。
,
台灣獨特的「孝女白琴」登上了國際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廿六日作了大篇深度報導,
,詳細介紹台灣特別的喪葬文化,
,並訪問以扮演「孝女白琴」為業的劉君玲。這篇報導深受網友注意,
,一度登上BBC即時新聞分享排行榜第二名。
BBC報導,
,雇請「專業人士」在儀式中嚎啕痛哭是台灣喪禮的一個特點,
,劉君玲就是從事這種「哭喪」職業。這個因應台灣傳統習俗而生的哭喪行業雖已式微,
,但因有劉君玲這些新生代的加入,
,有可能轉型並再生。
對西方人而言,
,哭喪是一種奇怪的文化,他們無法理解,在送別往生者的喪禮中,為何要找一個以哭謀生的人來痛哭流涕。劉君玲解釋,這是台灣的特殊習俗,希望為死去親人辦一個充分表達哀傷氣氛的風光儀式。
她並說,死者家屬有時哀傷過度,在喪禮中反而哭不出來;或在外地的女兒無法及時趕回,這時就需要雇請「孝女白琴」,在喪禮中帶頭痛哭,帶動在場人士的哀傷情緒。
BBC記者問到為何她隨時能擠出淚水時,劉君玲堅稱,她的哭都是真情流露,「參加每一場喪禮,我都必須把喪家當成自己家人,把自己的感情放進去。」
劉君玲從事哭喪行業可說是家學淵源。她的祖母和母親都以此為生,從小她就常跟著母親去哭喪,耳濡目染,她也跟著模仿。後來父母親都早逝,留下祖母獨力撫養三個孫子女,為了分擔家計,劉君玲十一歲(應為十八歲)那年就開始扮演「孝女白琴」。
如今劉君玲已卅歲,台灣喪禮形式也有了很大演變,不但要哀傷,更講究熱鬧,甚至請出電子花車和脫衣舞。但這難不倒從小苦練歌仔戲身段的劉君玲。在喪禮前半段,她以妖豔打扮上場,連唱帶跳,甚至劈腿、下腰、翻筋斗都來;隨後她再換上帶頭套的白袍,在死者靈前哭得像淚人兒一般,一氣呵成,絕無冷場。
劉君玲不但能趕上時代潮流,也有生意頭腦。她和哥哥已成立公司,招募廿個年輕貌美的女生加入,參加一場喪禮的表演價碼超過台幣一萬七千元。劉君玲說,她絕不會離開這個祖母留給她的行業,她會把祖母教給她的繼續教給別人,把這一切傳承下去。,
男子劉鴻銘、蘇恆誼以鋼鐵、營造公司為掩護,
,專門承包中小型建商所需材料,
,再從中虛報或以劣質品替代,
,坑殺建商牟取「利頭」。有建商被強討400萬元工程款,
,2嫌率小弟從北追到南,
,嗆聲:「從台灣頭追到台灣尾,
,也要叫你把錢吐出來!」警方昨逮捕劉嫌等7人,
,訊後依組織犯罪等罪嫌送辦。
警方調查,
,劉鴻銘(43歲)、蘇恆誼(45歲)係北部地方角頭,雖無常設堂口據點,但公司員工都是刺龍刺鳳的兄弟人。
2人在新北市登記鋼鐵、營造公司,承包建設公司所需鋼鐵材料,以虛報、浮報鋼鐵重量方式,年初逼某建商支付差額百萬元遭拒。2人糾眾至建設公司毆傷副總經理,並在建商位於北市內湖工地拉白布條、撒冥紙恐嚇。,
國營事業年終獎金被砍,
,現在難道引發寒蟬效益了嗎?隸屬於台北市的台北自來水事業處,
,今年年終獎金4.6個月,
,1194個員工分4億,
,平均每個人33.5萬,
,讓一般勞工很羨慕,
,不過因為也是公營事業,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就怕公佈4.6個月獎金會被砍少,因此刻意少報1個月,對外宣稱只有3.6個月獎金,現在被抓到了。,
愛台灣、支持本土文化,
,很多人都會吹,
,實際做到有幾個?蔡衍明即是其一!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20日包場請員工看國片《大尾鱸鰻》,
,該片全台票房夯賣4.27億,
,主演的豬哥亮出席時滿臉喜悅,
,也宣布將籌拍中視全新八點檔閩南語連續劇,
,上檔後將於周一至周五播出:「蔡老闆請我吃飯,
,邀請我拍八點檔閩南語連續劇,
,他說閩南語劇代表本土文化,
,我很認同,他說資金沒問題,我立刻答應。」
「他一開口我就笑」
豬哥亮說,在得知自己沒有罹癌之後,最近心情愉快,也很感激旺中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總經理蔡紹中父子的栽培,還開心扯開嗓門說:「現在又有喜歡的新工作,真的很爽!」
其實,蔡衍明早在2005年、尚未入主旺中媒體集團時,就希望邀請豬哥亮到大陸工作,「我以前看他的歌廳秀,他只要一開口我就笑,這樣的人才怎麼可以被埋沒?」豬在旁笑說:「老闆不知道我那時候『出國深造』,到處找都找不到我。」蔡衍明也感性說:「對呀,他消失那段時間,我年少時看他作品的歡樂回憶也消失了,他復出後又擔心他太累,想找他想很久了。」
能演能編能導全才
蔡衍明讚豬哥亮是全才,「他能製作、能演、能編劇、還能導播,真正的人才,就該讓他有所發揮,這個閩南語連續劇要怎麼規畫,全權交給他處理,我跟他說慢慢拍,不要急。」他有感現在社會愈來愈不快樂,「豬哥亮可以帶給大家快樂,也希望這個閩南語連續劇播出後,大家都能看得很歡樂。」
中視總經理李泰臨將與豬哥亮共同規畫該檔閩南語連續劇,李泰臨說:「豬大哥拍電影,拍電視劇一定更好。」至於鎖定哪些搭檔演員,他表示還在規畫中,一定會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前空軍中校袁曉風,
,10年前被中尉退役的同學陳文仁買通,
,將所掌軍事機密複製到隨身碟,
,由陳送交中共中央情報部門,
,獲取780萬元不法利益。高院更一審昨日依「陸海空軍刑法」洩漏軍機給敵人罪、貪汙罪將袁判處無期徒刑,
,全案可上訴。
同案被告陳文仁由於犯案時已退役、沒有軍職,
,高院僅依違背職務行賄罪判刑20年
本案由於涉及國家機密,
,高院審理過程及內容均不公開;據了解,
,袁曉風和接洽的陳文仁都是空軍戰管單位地勤,犯案時間橫跨袁退休前後的92年6月到96年5月間,剛好是隨身碟普及的時代。扣案的隨身碟、通聯譯文和袁曉風帳戶明細,都是本案定罪的重要證據。
陳被吸收當共諜後,從袁手上拿到的機密嫌不夠,還和袁將魔爪伸到同在戰管單位的學弟,但任憑2人威脅利誘,2名學弟都不配合,還主動向軍方檢舉。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於是釋放假情報釣魚蒐證,並配合高檢署指揮調查局偵辦,檢調去年3月見時機成熟,收網逮捕2人。
原本一度承認犯行的袁曉風,於高院審理時又翻供否認,陳則始終否認犯行,2人目前羈押中。
全案經最高法院發回後,更一審仍認定2人犯行明確,24日依洩漏軍機等罪,將袁曉風重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並追繳犯罪所得780萬元;陳文仁被依貪汙治等罪,判處有期徒刑20年、褫奪公權5年,全案還可上訴。,
大統製造黑心油事件,
,令人髮指,
,經濟部張家祝昨日強調,
,除上周五撤銷大統17種食用油GMP標章外,
,將依照大統違法情節,
,從「工廠登記」和「商業登記」下手,
,給予嚴厲制裁。工業局官員補充說,
,不排除撤銷工廠與商業登記。
受GMP大廠大統爆發黑心油品事件衝擊,
,食品GMP認證制度是否破功,
,令人關注,經濟部工業局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昨天主動派人赴各地清查泰山、統一、台糖、大統益、福壽實業、福懋等6家獲得食用油GMP認證工廠查驗,主要清查原物料源頭、油品標示100%是否屬實等,預計本周五內完成檢驗。
經濟部官員強調,業者申請GMP認證,屬於自願性質,並無罰則,但為防範大統以欺騙手段取得GMP事件重演,對標示100%的產品(如100%蘋果汁等),若無法提供具體舉證,就不給予GMP認證。 昨天工業局與食品工業管理研究所兵分多路,赴全台6家取得GMP認證的食品工廠查驗,包括泰山彰化縣田中廠、統一台南縣永康總廠、台糖高雄小港廠、大統益台南市官田廠、福壽實業台中梧棲區廠、福懋油脂台中市大肚區廠等,各工廠主管如臨大敵,接受抽驗,預定本周五檢驗完成。
業者也紛紛在媒體求證的第一時間,自清被抽驗的產品沒有問題。大統益業務部副總經理陳昭良說,昨天抽驗大豆油,沒有問題。福壽實業說,食品工業管研所派1人抽驗芝麻油與沙拉油,沒有問題;福懋油脂公司表示,抽驗18公升裝的沙拉油與棕櫚油,不會有問題。泰山公關室主任孫彬鳳說,下午前往彰化廠查驗,應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