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圖/官網)
韓星李準日前拍攝影片,
壽桃壽麵
,宣傳新劇《吸血鬼偵探》時,
室內照明
,就透露一定會跟台灣粉絲見面!主辦單位今(26日)宣布見面會將於6月4日在台北ATT SHOW BOX舉辦,
油壓機具
,而售票時間及票價尚未公布,
momo商城收費
,可參考主辦單位愛樂曼官方粉絲專頁。(中時即時),
KOL曝光
,
包括匯豐集團前行政總裁紀勤等110名商業領袖,
,針對6月23日舉行的歐洲聯盟公投,
,發表聯合聲明指出,
,歐盟過多的規範對倫敦金融產業競爭造成威脅,
,脫歐將有助英國繁榮發展。紀勤(Michael Geoghegan)與前電視第4頻道總裁強生(Luke Johnson)、知名投資專家哈格里夫斯(Peter Hargreaves)等人及多位企業執行長、基金經理人和經濟學家,
,以個人身分在一份聯盟聲明中指出,
,受到歐元拖累,歐盟對會員國的社會與經濟正在造成傷害,其中包括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他們認為,僅有很少的資料證明,歐盟將會支持或推動能讓歐洲人民與其它世界國家競爭的創意與政策,特別令人擔心的是,歐盟繁複的規範對英國金融服務業以及倫敦金融城的競爭力造成威脅。聲明最後指出,在優良的政治領導與有效率的法規管理環境帶動下,倫敦金融服務業將能強化它做為全球規模最大金融中心的領導地位,持續對英國的經濟與就業市場做出重要貢獻,即使離開歐盟,英國仍能繼續擁有進入資本市場的管道。英國政府認為,脫歐將使英國經濟成長走緩,每個家庭將蒙受數千英鎊的損失,已有36家「金融時報100種指數」成分股的企業表達支持英國續留歐盟,英國工業總會(CBI)等單位也都表達支持續留歐盟。主張脫歐的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指出,脫歐派要爭取更多支持必須將辯論的焦點從經濟轉到移民,這是留歐派最大的弱點,保守黨政府多年來一直無法依承諾減少移民人數,對移民門戶大開,對英國造成社會與安全問題。1050430(中央社),
根據財政部統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案,
,自91年起截至104年底止,
,累計簽約件數達1355件,
,金額約1兆1466億元,
,契約期間預估可減少政府財政支出9484億元,
,增加財政收入7465億元,
,並創造逾22萬個就業機會。財政部表示,104年已簽約137件,簽約金額約1082億元,超過歷年平均金額500億元水準,且達年度簽約金額1000億元目標。財政部指出,104年簽約案件中央與地方簽約金額占比為49%與51%,近5年來金額差距最小,其消長主要是地方政府受政策因素影響使促參動能趨緩。以公共建設類別分析,104年簽約案件以交通建設類別簽約件數55件最高,簽約金額以都市更新類別318億元最高,其中交通部鐵路管理局辦理「南港調車場都市更新計畫」簽約金額286億元居首。財政部進一步表示,各參與方式辦理件數,以OT方式最高73件,簽約金額占比雖不高,但履約期間所節省政府人力與財力,仍具有相當貢獻及效益。(時報資訊),
和春技術學院人員在大學博覽會攤位前,
,向前來詢問的考生解說學校「師徒制」教學策略。(黃國峰攝)
擁有一技之長,
,找工作不再困難!為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
,位於南台灣的和春技術學院特別推出「全校實習」與「師徒制」教學策略,
,近年來已見成果,
,不但餐飲系去年底在金爵獎花式調酒競賽中囊括前7名,水電專班培育的人才更受企業界喜愛。擁有專業技術的調酒師在大學博覽會現場表演花式調酒,吸引許多準新鮮人圍觀,校方表示,在105年12月舉辦的金爵獎競賽中,餐飲系學生參加花式調酒比賽,一次囊括前七名,可見實力雄厚。和春技術學院的攤位另一頭擺放了水電檢定設施,只見學生穿上工作服、攀爬電桿進行電力維修作業,架式十足!校方表示,透過教育部技職再造計畫補助2千萬元設置水管配管檢定、用電設備檢驗檢定等場地,學生在校練習有助於參加證照考試,也因此,104學年度展現單一系取得33張甲級證照的優秀成績,紀錄譽冠全國。和春技術學院還與日月光、台船、台塑等企業合作,推出「水電專班」、「電銲專班」,培育企業所需人才,另擁有400家合作廠商、開放全校實習。為幫助學生技術更臻精細,和春技術學院推出「師徒制」,以「手把手」的策略培養人才,校方說,在既有「師徒制」基礎下耕耘,校內8成以上師資擁有業界經歷,加上學校提供專業培訓場地與設備,實際從做中學。(中時),
針對近期包括經典賽在內的國際大賽,
,中華隊的籌組常出現困難,
,中職聯盟對此將評估,
,仿日本國家隊「武士日本」(SAMURAI JAPAN )模式的可行性。中華職棒大聯盟第9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會今天在台北進行,
,各球團代表皆如期出席,
,會後由中職秘書長朱康震對媒體說明今天會議做出的結論。由於近期每到國際大賽,台灣在組隊上就常出現困難,現有職棒球團表達,希望找出一勞永逸辦法的心聲。對此朱康震表示,聯盟將針對經典賽、世棒12強賽等世界頂級賽事,評估仿日本國家隊「武士日本」模式,籌組新職棒公司的可行性。朱康震說,台灣與日本國情不同,是否適合仿日本國家隊「武士日本」模式還有待評估,但今天起中職會針對這樣的可行性做出評估。朱康震提到,雖然評估還未有結果,但有幾項要素已經存在,首先是這樣的組隊方式是針對國際頂級賽事,再者財務、收支要公開、透明,並以職棒的高規格標準執行。朱康震也說,身為國內棒球最高層級,中職樂於、也不排除與棒協在內的業餘團體合作,但須以合理、健康、永續、公開、透明的方式合作。1060110(中央社),
中國大陸日前破獲跨省市1.7萬罐冒牌嬰幼兒奶粉,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言人今天表示,
,初步了解,
,查獲的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
,不存在安全風險。上海報業集團所屬的新媒體上海觀察報導,
,這起案件自去年9月上海警方接獲報案,破獲生產及銷售假冒的外商「亞培」(大陸譯名為雅培)奶粉,日前已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非法分子透過仿製假冒品牌的奶粉罐和商標,收購較低檔次的廉價奶粉或非嬰兒奶粉,再加工以罐裝出售,非法獲利近人民幣200萬元(約新台幣1000萬元)。儘管目前檢測這些奶粉是安全的,但大陸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正協助警方追查冒牌產品的流向,並要求嬰幼兒奶粉銷售者和網路平台要按照規定執行進貨查驗紀錄,這些販售平台負有連帶責任。1050404(中央社),
國民黨立委陳宜民上午質詢時痛批衛福部國健署,
,指該署去年8月曾發新聞稿鼓勵愛滋媽媽餵母乳,
,國健署表示是依疾管署的政策建議。疾管署下午回應,
,愛滋媽媽哺母乳仍有風險,
,應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哺育嬰兒,
,當時發現國健署新聞稿內容有誤後便立即溝通協調請其更正。國健署去年8月2日新聞稿內指出「即使母親是愛滋病毒感染者,
,也鼓勵母嬰同室以及純母乳哺育,因為研究證實純母乳哺育可以提高其6個月以前的存活率,並減少垂直感染。」遭具醫師身分的藍委陳宜民痛轟國健署為了追求母乳哺育績效,竟透過公開發布的新聞稿來誤導民眾。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陳妙心回應,國外確實有研究指出,在部分開發中國家,因水質恐遭汙染、以及衛生條件差等疑慮,若改用配方奶也會有買不到奶粉、沖泡的水質有汙染等其他問題,故建議愛滋媽媽親餵母乳。但我國公共衛生環境良好,且為愛滋低盛行率的國家,故該署立場和衛福部疾管署一致,建議愛滋媽媽以配方奶取代母乳,去年發稿因內容未清楚交代其國外研究背景,才造成外界誤會。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表示,愛滋病媽媽可能在懷孕、生產、產後將愛滋病毒傳染給寶寶,通常產後就是透過乳汁傳染,故會建議愛滋病媽媽最好不要餵母乳,畢竟即便感染機率不高,並不代表沒有風險。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楊玉玟指出,該署建議我國愛滋媽媽應以配方奶替代母乳來餵哺小嬰兒,去年發現國健署的新聞稿內容後,已立即和該署溝通並請其更正,「愛滋媽媽若親餵母乳,因為依哺育時間的長短,寶寶有5~25%的機率會感染愛滋。」國健署去年8月2日發布新聞稿遭外界質疑後,官網新聞已於8月6日更新、補充其研究資料背景,但根據記者調查發現,該署官網上的新聞稿,在3月31號有同樣的錯誤內容,至今仍為還沒有改正。(http://www.hpa.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503310002)(中時即時),
身障孩童在淡水捷運站走失,
,員警充當保母照顧。(陳柔瑜翻攝)
有身障的孫姓孩童在淡水捷運站外走失,
,警方充當保母照顧,
,並通知其家人前來領回。(陳柔瑜翻攝)
15歲的孫姓男童昨日深夜獨自在淡水捷運站外排回,
,淡水中山路派出所警員邱俊翰、周奕龍巡邏發現,
,員警見他瑟縮在出口角落立即上前關心,
,發現他是走失的身障孩童,
,立即護送回派出所,並連絡家人前來領回,讓男童祖父十分關心。警方表示,孫姓男童身形單薄,昨日深夜隻身畏縮在捷運站出口,巡邏員警直覺有異,在他身上未發現證件,確認孩童健康狀況無異後送回派出所由同仁輪流照顧,有員警眼尖發現他去年有走失紀錄,立即調閱資料聯繫上居住在新店的父親,祖父清晨搭乘第一班車至派出所領回。孫童祖父說,孫童偶爾會有自行搭車外出遊玩未歸記錄,昨晚發現未歸家人也是心急找尋,很感謝淡水警方的體恤與幫忙照顧,警方也告知孫童阿公,可至公所申請愛心手鍊,孩童萬一再度走失時,第一時間即可聯繫上家屬,獲得安置。(中時),
少子化衝擊高教,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接受最新一期評鑑雙月刊訪問時表示,
,「退場不是少子化唯一解方」,
,過去規劃擬減50所大學的政策及時間表會重新檢討。「如果這個制度的妨礙是來自教育部,
,我們就把制度的門口打開!」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接受7月「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
,教育部早該鬆綁各項法規,
,開放大學自主調整科系學制,
,打破科系框架,跟隨世界潮流進行課程改革。陳良基指出,台灣最嚴重的高教問題就是學用落差,學校教育首要目標應是改變年輕人,讓老師透過知識與能力,激發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改變未來」的能力,就是解決學用落差的最好方式。陳良基表示,教育部應打開制度框架,讓制度鬆綁,放手讓大學依專業進行課程修訂,包括系所增設、調整或停辦,現在必須先經教育部審查,這部分早就該放,教育部並無足夠專業來審查系所專業的變動,目前正在檢視所有高教法令,只要法律無規範,即可視實際需要盡量開放、鬆綁。因應高教105大限,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曾表示,大學應該減少50所。陳良基表示,「退場不是少子化的唯一解方」,教育部希望將已投入的教育資源好好發揮,而不是一直講退場,如何協助大學轉型,才是優先考量,前政府規劃未來擬減少50所大學的政策及時間表也會重新檢討。1050701(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