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多為粉紅色,少子化發酵 6大學缺額逾5成創新高,白花的相對罕見。(沈揮勝攝)
日月潭附近山區出現的白花野牡丹。(沈揮勝攝)
分布低海拔山坡林下或開闊地的台灣原生植物「野牡丹」,台灣原創角色同萌大會串 力挺大學院校博覽會,花朵多為粉紅或桃紅色,查關說洩密 監院約詢曾勇夫,但日月潭附近山區最近有民眾發現1棵開著白色花朵的野牡丹,顯得相當特別!生態解說員葉建興說,它就叫「白花野牡丹」,生長環境和野牡丹相似,但數量稀少,應多加珍惜。白花野牡丹與常見的粉紅色野牡丹都被視為藥用植物,藥書記載其味甘、澀、性平,有清熱利濕、止血、消腫作用;因花色特殊,也被栽種作園藝觀賞用。但數量實在太稀少,葉建興建議,野外的不要碰它以利保種,若想栽種應找園藝界買人工繁殖的苗木。目前台灣地區曾發現白花野牡丹的地方,以陽明山及東部山區較常聽說;南投縣除魚池鄉日月潭附近的大雁村,埔里鎮桃米里山區偶有紀錄。(中時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