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規模大不同 氣象局長如此說

31日下午在台灣東北部海域發生規模7.2地震,天空音樂會 輕鬆聽古典,全台有感,蘋果宏達電和解書 三星可拜讀,圖為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技正張建興現場解說台北市的震度。(季志翔攝)

台灣東北部海域今(31)日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網傳檳榔葉敷臉可淡斑 皮膚科醫師闢謠,但美、日測得規模為6.1、6.2,明顯有落差。中央氣象局說,台灣採用芮氏規模(ML)來計算,但美、日是採用震矩規模(MW),結果自然有差異。根據氣象局長辛在勤臉書(Tc Shin),氣象局地震網是為監測台灣區域內發生的地震而設計的,因此會用芮氏規模(ML)計算,而芮氏規模的設計是適用於淺層、區域震距內的地震。國際上大規模地震會用震矩規模,區域地震網還是習慣用芮氏規模,二者也有公式可互換。中央氣象局人員表示,美、日是採用震矩規模計算地震規模,震矩規模適用在大型的地震,當然算出來的結果和芮氏規模計算的不同。(集團連線報導),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