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苗縣擁2人間國寶

文化部今年授證10名「人間國寶」,邀中信兄弟進駐台北?,其中苗栗縣竹編藝師張憲平,2月2日中視午間新聞搶先看,及重振泰雅染織工藝的尤瑪‧達陸雙雙獲殊榮;縣長徐耀昌今天接見表揚,黎明接演唐明皇搶救《楊貴妃》,盛讚兩人是苗栗之光,520就職典禮 籌備會確認架構,對文化貢獻卓著。今年全國榮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僅10人,外媒看G20杭州峰會:謠言慣例與解禁,苗栗縣就有2名工藝師榮獲「人間國寶」殊榮,高層雖有意讓王崇儀扶正 六朝元老 王進旺續任意願強,縣府今天安排縣長徐耀昌接見表揚,死囚鄭性澤再度提訊 父親在家守電視關心,竹藤編工藝大師張憲平親自到場分享創作心路歷程;致力傳承發揚原住民泰雅染織工藝的尤瑪‧達陸,則由丈夫弗耐‧瓦旦代表出席。73歲的張憲平出生苑裡藺草世家,自小熟悉藺編技術,30歲時決心鑽研竹籐編器,四處走訪觀摩老師傅或自行買回古老編器研究,在竹編產業陸續出走、沒落時,她反而培育熟練編作人員,調整機器劈剖竹篾,克服竹編工藝發展瓶頸。張憲平擅長以精細的編結形塑出富空間張力的架構,更以獨特的竹編器生漆髹塗技法,仿古塗裝讓作品能夠防蟲蛀、腐壞,獲得最佳保護,延長保存時間,也更顯得古樸優雅。張憲平說,50年來無悔投入竹藤編工藝創作與教學,回首一路走來,前30年是為了生活,後20年才真能「隨心所欲」為理想、理念而創作,期盼天然材料的編織藝術能夠傳承並應用在生活中,推廣給年輕一代。現年53歲的尤瑪‧達陸是今年10位「人間國寶」中,最年輕的一位,她在29歲那年從城市回到泰安象鼻部落,成立「野桐工坊」,培訓專職婦女染織團隊,打破「傳女不傳外」的族規,自己耕種苧麻農園,推動泰雅原住民染織文化產業重振工作。弗耐.瓦旦說,尤瑪‧達陸致力泰雅染織20餘年,建立完整的染織工序和知識庫,運用在國外所學的西方知識系統對應到傳統部落文化技藝,讓學習者更容易吸收,是原民編織獲得此項殊榮第1人,「受肯定的不只是她個人,而是背後代表的祖先智慧及原住民歷史文化」。徐耀昌肯定兩名工藝師對於推廣傳統藝術不遺餘力,為苗栗縣文化資產的保存傳習,貢獻卓著,是「苗栗之光」,期盼縣內更多傳統藝術保存者持續為文化保存貢獻心力,讓好的藝術、創作被看見,並且源遠流長、代代傳承下去。1050705(中央社),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