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下滑 台經院:經濟表現才是重點

台灣2016全球競爭力排名下滑至14位,羅艾斯:台灣迫切需要升級潛艦,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畢業物語》致理科大畢典貴賓勉學子不斷創新,經濟表現為影響台灣競爭力排名的主因,《先探投資週刊》飛越脫歐風暴的潛力股,排名僅供參考、偶爾下滑不值得太擔心。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今天公布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傳任新政府交通部長 賀陳旦:僅止傳聞,受到國內經濟成長表現不佳影響,防彈少年團SUGA個人作品 美告示牌好評,台灣今年競爭力由去年11位,下降至14位。孫明德受訪時指出,近年台灣全球競爭力排名多介於10位到15位,主要反應經濟表現。尤其,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很低、不到1%,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影響今年排名下滑3個名次。他說,觀察台灣近年在全球競爭力的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4大項評比中,後3項幾乎沒有太大變動,每年都差不多,經濟成長率是影響台灣競爭力排名的主因。孫明德表示,全球競爭力前10名幾乎都是已開發國家,對比台灣在教育、能源等基礎建設仍不足,要擠進前10名有難度。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 IMD公布的報告,主要是從企業角度所做的評比,作為跨國企業投資的參考,排名下滑可能不利吸引外商投資。不過,辛炳隆強調,國家競爭力不能只從企業端出發,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應該只是為了招商,同時還要兼顧勞工、社會需求,不能因為排名下滑,所以各部會要動起來,這樣未免太走火入魔了。此外,台灣今年勞動市場排名從去年的25位大幅下滑 8名,來到33位。辛炳隆說明,排名下滑可能與政府對勞動市場的過度干預有關,不過,這也代表勞工權益的保障。1050531(中央社),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